一、清·钱南园一首
选自《钱南园诗文集校注》【主编:余嘉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1版】
《蟒蛇河天生桥》①
水穿石间隔巃嵸,谁谓巉岩有路通②。
浪卷雪花四溅雨,桥埋云树暗垂虹。
寻阳问道由兹险,阔朗陈兵恃此雄③。
双锁巨变高万丈,草遮回磴暮烟中。
赵佳聪简注:
①此篇描写一种险峻、奇丽的景观,亦表现南园胸中一种嵚崎磊落之气。颔联极贴切、优美。
②巉岩:高峻的山石。
③寻阳:郡名。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以西,湖北广济以东的长江两岸地区。阔朗:地名?未详。
笔者注:
根据“寻阳”、“阔朗”、“蟒蛇桥”、“天生桥”等地名考证,钱南园此诗写的应是清代寻甸款庄境内的蟒蛇河上的天生桥。
蟒蛇河:即寻甸柯渡蟒蛇河,蟒蛇河在柯渡境内有蟒蛇桥,款庄境内有“天生桥”。
寻阳:寻甸县,古人笔下喜欢称某个地方为“阳”,寻甸即称“寻阳”;阔朗:寻甸柯渡镇辖区村名,彝语“开朗”,俗称“阔朗”,今书面名“乐朗”。
天生桥为从四川进入昭通、会泽,穿越款庄境内,最后通达云南省府昆明的驿道上的自然形成的石桥。
南园此诗写得大气磅礴,气象万千,尤其三四句“浪卷雪花四溅雨,桥埋云树暗垂虹。”尤为传神。
二、清·屠绅一首
选自《屠绅年谱》【沈燮元 著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年4月第1版】
《烧香词》
上巳,城南元宝山,游者骈集,谢雪岩广文作烧香词云:
千山宝气一山浮,三月风光三日柔。
不见天梯旧游伴,南峰寻到北峰头。
桃花李花年复年,每逢时节礼天元。
也知心荡魔难荡,入道风鬟又可怜。
白面郞从乌撒来,披裘一跃上春台。
日斜置索支离去,为有城中小队催。
巴歌激楚是秦声,曲到迎神气未平,
何似蛮村箫鼓夜,一番花信候清明。
注释:
元宝山:在城南二里,即今寻甸大花桥后方之山,今仍称元宝山,明清时上有元宝寺。此诗为屠绅为官寻甸期间,友人雪岩、广文来访,同游元宝山而作。
屠绅:屠绅(1744-1801),字贤书,一字笏岩,号磊砢山人,江苏江阴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乾隆五十二年(1787)迁寻甸州知州。
三、清·师范三首
选自《云南丛书集部》之三十三《师荔扉先生诗集》。
1.《武侯祠》选自卷一
汉业空尘土,先生向有祠。
残碑苔藓蚀,表壁鬼神欹。
遗恨三分鼎,关心五月师。
至今风雨夜,犹似拥征旗。
2.《诗一章寄呈署中》选自卷四
笏崖师复以运铜来京,予抵者前十余日,始由潞河还南,未及追晤,遂依先生所题主露天韵,成诗一章,寄呈署中。
马嘶燕树春,帆挂潞河色。
那冀咫尺区,相违永相忆。
我师宦滇海,万里限南北。
箧有星头文,风雨不敢蚀。
排空维龙性,傅日展鹏翼。
两任令兴牧,政简讼自息。
题主图,能使枉者直。
移情操水仙,可望未可即。
几时扣官斋,雄谈洗俗臆。
故纸束朱腰,长跽证所得。
桃李先生门,何必非假植。
峨峨凤梧山,把酒祝明德。
3.《万寿节诗和笏崖》选自卷六
屠绅在寻甸任,师范来访,并为先生题象(像)。庚戌万寿节,笏崖师约饮坛次,以诗索和,恭次一律。
诗成贯虱复穿杨,技到通神手亦忘。
快睹奇珍入都市,前瞻礼器向明堂。
筵开万寿心全赤,梦叶三刀鬓已苍。
远居红云深拥处,千官拜舞日皇皇。
注释:
师范:(1751~1811),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官至望江县知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廾九日生于大理赵州(今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安徽望江旅次。与屠绅亦师亦友,常有诗赋唱和往来。
——原载《寻甸民族文化》2017年第1期总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