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以来,寻甸县甸沙乡遭遇强风冰雹灾害,甸沙、海尾等7个村委会严重受灾。据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15254亩,其中烤烟5092亩(绝收2100亩),玉米10162亩,直接威胁群众生计。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工作专班开展救灾工作。
灾害发生后,甸沙乡主要领导带队深入田间,组织乡村干部、农技人员成立核损专班,实行“一户一档”精准登记,全面掌握受灾底数,上报受灾信息,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接到受灾信息后,县级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协主席张应良到现场查看受灾情况,安抚受灾群众、部署救灾工作,给受灾群众吃下“定心丸”。县农业农村局、县烟办、县烟草公司等部门有关领导到受灾现场开展救灾工作,就保险理赔、补种改种等方面进行指导。
面对焦灼的受灾群众,为稳定群众情绪,各村挂钩领导立即召开群众会,与村组干部、受灾群众共商对策。会议确立“保收入、减损失、谋转型”三步走方案:协调保险理赔受损烤烟和玉米,指导抢收青贮受损玉米,组织农技专家开展田间指导进行补种改种,根据受灾群众意愿“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已落实补种改种荞麦、豌豆、贝贝南瓜等农作物3500亩。积极争取各方支持,通过“三个一点”(即上级单位支持一点、挂钩单位帮扶一点、村集体自筹一点),筹集救灾资金5.5万元,农药化肥3吨,农作物种子13.8吨,其中县政协捐赠荞种4.8吨已于7月17日发放给受灾群众,其他物资将陆续到达,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下一步,甸沙乡将积极协调上级部门、挂钩单位等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强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增设防雹网等防灾设施,进一步提升防灾能力。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优质种植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整合上级资源、村集体资金,在巩固好烤烟、玉米等传统种植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中草药、花卉等特色种植产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