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时事播报
创新“家庭牧场”肉牛养殖,奏响乡村振兴共赢强音
[作者:寻甸县甸沙乡发布时间:2025-08-01 15:15来源: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寻甸县甸沙乡聚焦重点产业链,积极融入寻甸“一县一业”发展大局,因地制宜推动传统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打响“寻甸牛”品牌知名度、影响力。

为筑牢产业根基,甸沙乡成功引进了云南众环牧业有限公司作为龙头支柱,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企业不仅在马龙县建成了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基地,还在禄劝县创新推行了“企业+家庭牧场”的联农带农模式,年出栏肉牛能力达到5000头。企业构建了全产业链的“八统一”服务体系,包括统一品种、防疫、饲料供给等,实现了全流程的精细管理。为惠及养殖农户,企业还与农户签订了养殖合作协议,建立了“1+1+N”技术服务体系。甸沙乡依托乡畜牧兽医工作站,设立了1个乡级标准化服务站,盘活乡村兽医员资源,为9个行政村各配备了1名兽医官和1名营养饲喂师,提供24小时应急服务。乡政府还成立了工作专班,推出“甸小二”专属服务,建立了高效的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累计解决了10余项各类诉求。

在多方协同联动下,甸沙乡激活了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动能。各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堡垒作用,组织了30余场专题动员会和政策宣讲活动,带领养殖户实地考察企业牧场。龙头企业众环牧业则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并派驻技术员驻点指导,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通过“企业+示范户”结对帮扶,累计开展了9次技能培训,解决了饲料配比、圈舍改造等12个实际问题,推动了养殖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甸沙乡的12名科级干部主动挂钩示范户,每人垫资1万元帮助农户购买牛犊,并建立了督导机制,以实干作风打消了农户的顾虑。针对甸沙、海尾、鲁六3个清水海保护区内的农户,乡政府创新推行了“家庭牧场”模式,将单户养殖规模控制在50头以内,并实现了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鼓励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肉牛养殖,通过“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进一步提升了联农带农成效。

为保障多方共赢,甸沙乡创新了保障机制。在市场风险方面,企业与农户签订了保底回收协议,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并稳定了农户收益。在养殖风险方面,农户购买肉牛养殖商业保险可享受企业60%的费用补贴。在政策风险方面,设立了政府与企业共管账户并签订了专户共管协议实行双控管理。这些措施增强了肉牛养殖产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并形成了政府、企业、农户三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目前,甸沙乡已培育了12户示范户其中脱贫户5户签约牛犊126头。第一批牛犊预计于今年10月底出栏且生长态势良好。接下来,甸沙乡将继续推广家庭牧场养殖模式并计划覆盖家庭牧场1000户总存栏量达6000头。同时依托青贮种植资源及交通区位优势配套建设相关设施形成高效产业链并以农业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实现牛粪的有机处置还田(烟田)生态循环。通过完善全产业链条甸沙乡将构建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农村经济循环体系并打造绿色低碳的现代农业发展样板走出一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的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