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寻甸县甸沙乡稳步整合资源,以“爽气”体验为核心塑造品牌,有序推进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双提升。
以“农”为基,甸沙乡立足24万余亩耕地优势,打造“爽口”甸沙。马铃薯、荞子等农作物衍生的炸洋芋、荞粑粑广受好评;彝族羊汤锅等民族特色菜品声名远播。水果种植面积达2710亩,年产量4786.5吨,其中大树杨梅350亩、甜脆柿800亩、苹果460亩、雪莲果1100亩,通过农户自销、休闲采摘等模式,实现产值1733.49万元。下一步,将培育蓝龙虾等特色菜品及蓝莓种植产业。
以“文”为魂,围绕民族风情,打造“爽耳”甸沙。甸沙乡党委、政府加大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力度,推出原创主题曲《守护春水守候你》,开展非遗山歌文化传承活动9场次,举办山歌传唱班5期,收集山歌调子10余曲,打造非遗精品节目4个。
以“景”为墨,依托自然环境,打造“爽目”甸沙。整合苏撒坡400余亩密枝林等生态资源,结合苗族聚居村及彝族风情,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举办丰收节等活动,2024年承办寻甸县花山节,带动约200户群众增收,实现旅游收入约165万元。依托兴隆村花卉等种植区,打造“休闲农耕”特色村,形成全年特色农家游模式。
以“旅”为桥,甸沙乡争取500万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农文旅融合)项目,预计2025年8月竣工运营,开发密枝林写生等休闲业态。争取资金997.8万元实施兴隆村委会水产养殖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8月建成,打造复合型休闲旅游项目,激活乡村振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