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首页 > 专题信息 > 巡视巡察 > 上级巡视巡察情况

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来源: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2024年10月14日至11月27日,县委第四巡察组对县自然资源局党组开展巡察“回头看”。2025年1月2日,县委巡察组向县自然资源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 关于聚焦各级巡视巡察、审计等监督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方面的整改进展情况

1. 严格执法监督。一是强化日常巡查,及时制止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二是有序消化存量。通过县级不定期调度,县、乡、村(居)委会三级共同发力,对存量违法用地,分类处置。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的用地,在依法查处的基础上,督促指导用地单位组卷报批,完善用地手续;对不符合完善用地手续的,督促指导属地政府,对占耕的一律“零容忍”拆除复垦。三是坚决遏制新增。强化耕地保护主体意识,深入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程监控、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建立乡、村、组巡查监管机制,压实责任,分片包干,强化源头管控,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和“长牙齿”措施坚决遏制新增。

2. 加大土地出让金追缴力度。一是摸清情况,分类追缴。对欠缴土地出让金的宗地逐宗分析,对其涉及的问题进行分类,逐宗制定具体的处置措施,分类追缴。二是依法行政,加大追缴力度。通过下达催缴通知书、上门追缴等方式对欠缴土地出让金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催缴。三是启动法律诉讼,司法追缴。对于拒不履行缴款义务的,启动法律程序,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分类追缴。加强与县法院、县税务局等部门的联动,探索新的出让金追缴方式。

3. 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寻甸县化解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寻甸县加快清理和化解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实行“一小区一策”挂账销号,确保问题逐个化解。二是分类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利用“证缴分离”“证罚分离”等工作措施和经验做法,集中攻坚,化解了一批不动产登记难点、堵点问题。三是提升办理效能。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召开民情恳谈会,加强公示公告,畅通办证渠道。四是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云南省“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政策措施,强化登记工作。同时,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商品房项目全过程监管,避免因监管缺失产生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 关于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方面的整改进展情况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把理论学习融会贯通到自然资源工作实践中。二是创新“行业+理论”学习方式。按照县委学习计划,结合自然资源工作实际制定了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学习《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切实把学习成果贯穿到推动自然资源各项工作实践中,转化为工作实效,不断开创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2.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是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把小江流域中山峡谷(寻甸片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纳入市级EPC统一组织实施,目前修复面积基础完工率已达95%。二是加大“私挖滥采”整治力度。加大重点区域巡查频次,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综合运用行政、刑事法律手段惩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同时,联合属地政府,采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入村入户、村村响大喇叭、上门宣传、发放解读宣传资料等方式对矿产资源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共同维护合法开采采矿环境和社会稳定。

3. 多措并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聚焦耕地流出整改定期开展工作调度,有效整合全县干部力量、技术力量,规范程序,确保耕地保护各环节工作无缝衔接、协同推进、有效落实,超额完成了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任务目标。二是扎实开展耕地园地等种植状态摸排工作,通过查清摸准全县耕地、园地、设施农用地等现状种植状况,全面摸清耕园林空间置换潜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有效化解耕地保护红线与退耕还林空间重叠、交叉历史遗留问题及分类稳妥处置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相关问题。三是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持续用好措施公告“进村”、管控图纸“上墙”、标识标牌“到田”、宣传标语“入户”、明白卡“到手”等“五项特色硬举措”,扎实推动耕地保护群众宣传工作走深走实。

4. 强化用地要素保障。一是加快推进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寻甸县中心城区东片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正依据批复的上位规划进行修改完善。二是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及时对功山镇纲纪村、以则村,塘子街道塘子社区、易隆社区,金源乡金源村、高峰村、小村村,仁德街道北观社区,河口镇北大营村、凤合镇龙池村村庄规划进行动态调整,确保重点项目和村庄建设顺利推进,提升村庄规划的引领作用。三是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持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力度,破解遗留问题,盘活闲置存量。

5.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全面梳理全县未供即用土地,分析问题成因,明确处置措施,加快处置。二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相关要求,逐步将符合调整规则用地调入城镇开发边界予以保障。三是按照“一地一策”方式,统筹空间规划、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和登记办理等部门资源,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流程,提供优质服务,有力有序保障项目用地供应。四是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重大项目开通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做到即到即审、快审快批,扎实高效做好用地报批工作。

三、 关于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方面的整改进展情况

1.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上半年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1次。对照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重点内容,对2024年政治生态状况再分析再研判再评价。从单位、部门和岗位三个层次,对照职责和权力清单,全面排查议事决策、权力运行、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二是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分别召集分管部门负责人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落细。针对财务问题谈话提醒5人次,针对受处分人员开展谈心谈话1人次,切实增强谈心谈话的针对性。三是深化警示教育。对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干部职工进行约谈提醒8人次,对受处分人员开展谈心谈话2人次。同时,利用周一例会、“三会一课”等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2. 严肃财经纪律。一是认真对未上缴国库的罚没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进行全面清理,已全部上缴国库。对土地储备中心食堂专户作销户处理,并把剩余资金及时缴入国库。二是按照国家、省、市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相关要求,已完成寻甸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验收资料的准备工作,并按数据整合流程开展验收工作,验收通过后核对工作量和整合的数据成果并进行移交,同时核算最终的费用。

四、 关于聚焦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整改进展情况

1. 党组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局党组定期专题研究党建工作2次,年内研究党建工作不少于4次,对党建工作进行谋划部署,协调解决党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2025年以来,召开局党组会议11次,就局属事业单位属于“三重一大”事项进行了集体研究决策。对县土地开发服务中心账户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规范财务的监督管理。三是规范党组会议。修改完善《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会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党组会议议事规则,规范会议记录并按规定存档。四是规范会议管理。2025年以来,严格按照局长办公会的议事范围研究讨论,召开局长办公会议4次。

2. 强化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一是通过新招录、优化岗位调整等,配齐配强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业务人员。组织不动产中心人员参加省、市开展的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安排专人负责不动产登记系统数据录入和维护,确保数据安全。二是不动产登记中心针对疑难问题建立会审制度,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中心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871-62662209;电子邮箱:kmxdgtbgs@163.com。



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党组

2025年7月21日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滇ICP备2000081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162号

地址:昆明市寻甸县仁德街道办南钟街36号邮编:655200

电话:0871—62662312 0871—62662345

网站标识:53012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