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时事播报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寻甸美景之:奇幻凤龙湾
[作者:发布时间:2017-02-17 15:59来源: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碧树银滩的凤龙湾,确实给人一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大部分人都会在游历之后为此美景藏匿之深而不解。这也正是凤龙湾得以一直保持纯美的关键。
        凤龙湾就在距寻甸县城14公里的七星乡境内,或是顺了北大营向南的那条土路,再行上个10多公里。它和北大营是相连的环线,但无论从那一条路走,路况都不好。
      起了个大早,却是雾气沉沉,一出发心里就挺担心的,可当我们翻过凤龙湾水库之后,天色开始放晴了!真够运气的,这让凤龙湾的美彻底展现出来。
         凤龙湾得名于一个古老而感人的苗族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苗族长老蚩龙(尤)为避开战乱,带领子孙们,由北向南方迁移。他们跋山涉水,经过艰难险阻才进入南方的领域。在路过此地的时候,已经是弹尽粮绝,窘迫不堪了。就在走投无路之时,眼看族人危在旦夕,蚩龙(尤)夫人——蚩凤就用自己的乳汁来解救大家。无奈,人多乳少,蚩凤又用自己的鲜血代之。最后,在蚩凤乳竭血枯倒下之时,从她身上洒落在地上的最后几滴鲜血和乳汁,立即化作一泓甘甜的碧水清泉。从而使族人得以生存下来。后来,为了纪念蚩凤,就将此处命名为“凤龙湾”,苗语意为,在母亲关爱下的幸福家园。

200722893752305

 

200722893920554

 

石板河“历险”

 

        凤龙湾的精华在于石板河峡谷瀑布风光,在全长不过4公里的范围内,潺潺的石板河将沿途石门开、凤鸣谷、奇鳞峡和五彩潭的各色景致串起。其间,山环水绕,植被丰茂,绝壁高耸,怪石嶙峋,花香四季,还有成群的瀑布。置身于其中,就进入一个神秘的奇幻世界,一会儿开阔,一会儿崎岖,满山都飘荡着苗族的动人传说和故事,收放自如中变幻着不同的景色。才经过了蝴蝶飞舞的花沟,转个弯就进入了乌云盖顶的怪石岩,每一个风景中都有其寓意,或优美,或优柔,真是让人有些应接不暇。

        凤龙湾石板河度假村就是风景区的大门,那一排排伫立在山坡上的竹楼占据了观赏凤龙湾美景的绝佳之地。边下石阶,就能够听到瀑布临近的声音。从这里,我们就进入了变幻莫测的“石门开”,也开始了我的奇异旅程,一次不曾料想的快乐旅程。
        走到石阶的一半,右手边就是石板河第一景“金盆玉碟”,这是一个清水流过的石板滩,上面有大大小小的七个如盆似碟的石块错落着,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平缓,相对开阔的阶梯式瀑布。阳光尽情地在清澈的流水里嬉戏,水面呈现银白色。顺脚的石阶就那么一点,像是个幌子,先让你放松了警惕,然后才能给你惊奇。一过半山的石板滩——金盆玉碟,石阶就在眼前消失转而变成了“野路”。路越来越窄,我摸着路边的石壁小心地向下移动。
         越向下,头顶的绝壁就越深沉。每一次抬头都很小心,否则铁定了要“长角”,某一次抬头,我看见了“凤巢金卵”——一颗浑圆的巨石,它就在半山腰上的一个穴状石洞中。传说是凤凰的蛋,摸一摸就会福气大增!
        转过一块巨岩,便可见“仁德”——一组天然石景观。只见一块大石头背上还有一块小石头,犹如大人背着小孩儿在山间崎岖陡峭的小路上艰苦跋涉。据当地人说,这个“小孩”并不是这个“大人”的亲生儿子。在苗族古代迁徙的途中,有很多先人,让亲生的孩子自个儿走,自己却背着别人家的孩子前进。这一幅石景,再现了先人们先人后己,团结互助的仁义之德,所以,取名“仁德”。望着他们如此相偎相亲,我觉得从未见过如此有人情味的石头,一时间都有点感动不已了!后来听说,寻甸古时就称“仁德”。
         “仁德”的不远处就是“龙涎仙露”,山涧中流出的山泉滴水,虽然淅淅沥沥的,但经过山中植被和岩缝的层层过滤,水滴干冽清甜,而且富含各种微量元素。一旁有人说,苗族先人饮此水而治百病,我忙着把随身的瓶子装满,如获至宝。
        从右侧的山崖后,穿过这一段最为陡峭的栈道——涅磐之攀,一段陡坡的下面就是“石门开”的灵魂——龙凤飞瀑。两侧开阔了,水面也宽了,岩层很突然的一个落差形成了一条银色的飘带。正中一颗不知年代的古“火把果”树,将其一分为二,形成两条飞链落下,酷似龙飞凤舞。人们就将他们形象地比作一对苗族青年男女在打歌起舞,谈情说爱……所以,又称情人瀑。我倒是没想那么多,只管站在下面让水滴尽情“冲刷”。
         一过“情人瀑”,水路渐窄,此时,脚下的路变成了岩壁和简易围栏之间的“细缝”,左侧的流水也不再只是潺潺地流,一改之前的温柔,在一个阶梯状的下坡处奔泻,露出她豪放不羁的野性。这看来是很壮观的,但对于此时正在岩壁边摸索前进的我来说,却变成了一种威胁!向右,沧桑冷峻的岩壁层层向头顶“压”来,每一次向前都得担心某一块不安分的岩石突然冒出来和我的头遭遇。正担心,差点就撞上了,只见一片岩层从眼前掠过,哦!好险!脚开始有点发软,手也抓得更紧……顾不得多看,只管小心地向前挪动。嗯,有点探险的感觉了。原来这便是“乌云压顶”!
         “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乌云压顶”钻出来,眼前豁然开阔了。此时,我也才豁然地明白了什么是“石门开”。回头,刚才我一心忙着贴着墙上下,当地人好像在说什么有唐僧师徒在河里石板上留下的脚印,可我怎么没看见!
        石门一开,景色绝美——葱翠的灌木捧出一条平缓的羊肠小道,树正青、花正好。我们来到了石板河瀑布景色中最具变化也最美的一段——凤鸣谷。这里以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和峡谷十八弯而著称。坐在路边的小亭子里歇脚,不自觉地就沉醉于眼前的这一幅风景。
        一座座绿色的山峰一直向远处延伸,渐渐地变成了视线里的一个个“绿疙瘩”。水一度被湿地里的草隔到了山边,缓缓地流,估计也有几分留恋美景的嫌疑。花丛里,七彩的蝴蝶绕着我们飞,之后我们绕着它们跑。
         这一季,水并不丰,河里很多地方可以见底,就算下去了也不会过膝,一定很过瘾。我正寻思着水中的乐趣,只见水正中冒出了一只“大乌龟”——河中一巨石,身后还有两只小的。传说这三只乌龟是蚩龙的孩子。经过“龙脊印潭”和“海豹戏水”之后,有人提醒:就要到“巨蟒出洞”了!我开始搜索,同行的一个伙伴比我先发现了,在路边的草丛里。一条巨蟒的头!我细看,真的很像!苗家人的传说里,它曾是阻挡蚩龙前进,并以小孩为食的妖怪。一次,这庞然大物才刚出洞,还未来得及兴风作浪就被蚩龙拦腰斩断了,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巨蟒出洞”的对面是一片密林,山脚处的岩石显露出一个个错落的平台,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是“猫猫擦痒处”。“猫猫”实指老虎,这里曾是山中老虎的休憩之地,那些看似天然的平台都是老虎们的杰作。这可不是传说哦!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