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08:49 来源: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塘子街道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勇于突破地域限制和资源瓶颈,将“异地协作”作为破题开局的关键一招,积极探索“服务在外、税源回流、发展共赢”的飞地经济发展新路径,成功助推本地企业在国家级开放前沿——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落地生根,为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一、精准研判,于企业需求中捕捉发展新机遇
街道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常态化入企走访中,街道工作人员敏锐地捕捉到本地一位资深企业家有意依托中老铁路的区位优势,前往磨憨寻求发展商机的强烈意愿。面对这一新情况,塘子街道没有简单地“一送了之”,而是将其视为一次服务升级和模式创新的宝贵机遇。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判,认为帮助企业“走出去”到更广阔的平台发展,同样是街道的职责所在,更是培育未来税源、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由此,确立了“主动对接、全力护航、促成落地”的工作方针。

二、双向联动,在积极争取中构筑服务新高地
为将企业家的“想法”变为“办法”,塘子街道迅速启动“向上争取、横向联动”的双线工作机制。一是积极向上借力。街道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次赴县政府及县投资促进局进行专题汇报,详细阐述项目前景和带动效应,成功争取到县级层面在政策指导和对接渠道上的大力支持,为项目推进赢得了有力支持。二是主动向外联通。在县投促局的桥梁作用下,街道组建服务专班,密集对接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云南磨憨沪滇临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关键部门和运营主体。专班人员深入了解合作区的产业规划、优惠政策及注册流程,为企业精准匹配资源,扫清信息壁垒。
三、全程护航,用“保姆式”服务促成项目快落地
街道秉持“企业家唱主角、街道当配角”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了从“纸上蓝图”到“开门营业”的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在企业确定意向前,服务专班已提前对接沪滇公司,筛选出多套符合条件的办公用房供企业选择,极大缩短了决策周期。针对企业不熟悉异地注册流程的痛点,街道明确专人,协助准备全套申报材料,并全程跟踪办理进度,高效完成了从名称核准到营业执照领取的所有手续。
在街道的高效助力下,企业成功在磨憨租赁办公用房,并顺利完成工商注册,最终实缴注册资本500万元,成立了“云南亚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此举不仅彰显了企业扎根磨憨发展的坚定信心,也为街道未来可能的税收分成和经济统计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塘子服务”在外地结出了硕果。
下一步,塘子街道将系统总结此次“异地护航”经验,将其固化为长效机制,助力更多本地企业乘风出海、做大做强。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滇ICP备2000081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162号
电话:0871—62662312 0871—62662345
网站标识:53012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