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指南
第一期
寻甸县植保植检工作站 2022年5月27日
黏虫提早发生,加强监测防控
黏虫(俗称子蝗)属鳞翅目,夜蛾科,为全国重要迁飞性害虫,主要危水稻、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根据监测点监测,今年黏虫在我县局部地区为害,请各乡镇(街道)加强监测,达到防治指标田块时及时组织防治,同时做好黏虫的监测工作。
一、监测点田间调查
5月25日在我县河口镇发现黏虫为害鲜食玉米,平均为害株率3.5%,百株虫量12头,幼虫龄期3-5龄。截止2022年5月27日,黏虫累计发生面积30亩,黏虫发生早于、重于常年同期。
二、趋势分析
往年黏虫对我县农作物基本不造成为害,今年由于气候异常,气温较往年低,雨水偏多,为黏虫的降落提供了有利条件,部分地区黏虫发生并为害鲜食玉米。当前田间黏虫普遍处于4-6龄,田间虫口基数大于常年。同时,根据全省监测,我省南部部分州市黏虫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黏虫发生重于常年,由于田间虫量较大,且6月至7月降雨较多,利于黏虫的降落、发生。
三、加强监测预警,科学防控
1.加大田间幼虫发生调查。当前播种较早的大春玉米已进入6叶期,水稻移栽进入尾期,各乡镇街道应加强对当前田间黏虫的发生调查,确保虫情监测调查全覆盖,发现黏虫为害即时上报,及时发布发生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防控,对发生田块组织统一防治。
2.加强迁飞成虫发生监测。各乡镇(街道)加强对黏虫成虫的迁飞监测,对灯下诱虫、诱蛾产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会商分析、研判其下一步发生趋势,指导并组织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