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防范校园霸凌事件发生,打造平安和谐校园,4月16日,寻甸县司法局深入县职业中学,从三个方面着手讲解防范校园霸凌的要点内容。
以案释法,析理明责。
“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向低年级同学勒索钱财、恶意P图发网络”等。宣讲人用多个身边真实案例揭开校园霸凌的“面具”,包括肢体、语言、社交、网络暴力,深刻阐述了什么是校园霸凌、其表现行为有哪些,其给他人带来的心理及身体的伤害。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法律条文,重点强调了霸凌者可能触犯的法律法规,其应承担的刑事、民事及行政责任,以及对个人、家庭、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问答互动,深度探索。
如果是你,将会怎么选择?通过情景问答、选项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面对校园霸凌时,不同角色如何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强调施暴者要始终心怀善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既要认识到校园霸凌的错误性和伤害性,更要认识到其存在的违法性。受害者要敢于说不,在遭受霸凌时要做好即时保护,事后要敢于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并告知要保留相关证据,采用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旁观者要勇于发声,不做“沉默的帮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勇于向受害者伸出援手。
郑重宣誓,铭记于心。
活动的最后,宣讲人带领着数百名学生庄严宣誓:“不做伤害他人的‘施暴者’,不做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不做忍气吞声的‘受害者’……”庄重的誓言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是法治精神在青葱校园里破土而出的宣言,是每个生命对尊严与善良的庄严缔约,更承载着少年们守护正义的赤诚初心。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下一步,寻甸县司法局将会常态化开展好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