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功山镇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功山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文明实践+教育培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功山镇始终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本年度,功山镇17个所(站)共开展教育培训1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同时专题学习研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共7次;“万名党员进党校”覆盖党员全部“两新”人员,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民族团结政策宣讲。广泛动员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注册“融美寻甸”学习平台,鼓励大家积极进入公众号中的VR体验馆、VR课程、每周一课等栏目进行线上自学,通过线上自学与线下集中学习相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文明实践+关心关爱,增进各民族间的情感纽带
功山镇始终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真实解决群众困难。2024年,功山镇联合驻地企业、助学理事会等为40余名(准)大学生捐赠助学金13万余元;节日期间慰问困难党员、退伍老兵20余人次,功山镇以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走访辖区内的特殊贫困母亲4人,让“一老一小”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不断增进全镇各民族情感认同、凝聚各民族共同价值基础,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织牢民族团结同心结
功山镇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在路上,努力把文明实践工作融入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本年度17个所(站)组织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及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22次;组织开展扶贫帮困5000余人次,17个所(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不断探索志愿服务的外延,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四、文明实践+纠纷调解, 构建民族团结幸福圈
功山镇始终因地制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志愿者紧系邻里之间的同心结,年度结合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共开展纠纷调解234次,调解成功率90%以上。矛盾纠纷的调解成功进一步奠定民族团结工作的坚实根基,助力了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为继续深入开展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创建工作,高质量推进“五区一城”建设作出功山贡献。
下一步,功山镇将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民族团结进步”模式,利用文明实践工作搭建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干群桥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推动新一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走深、走实,让民族团结在功山镇开繁花、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