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x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55419-202012-347267 主题分类: 灾害事故救援
发布机构: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0-04-28 15:57
名 称: 仁德街道建设社区回龙村2020年 地质灾害点应急预案
文号: 关键字:

仁德街道建设社区回龙村2020年 地质灾害点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0-04-28 15:57
字号:[ ]

为有效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全街道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大精神,提高政府应对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和公共管理及服务能力。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组建一支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灾减灾应急队伍,以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目标,及时消除险情、抢救伤员、处置事故,千方百计减轻灾害和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做好回龙村地质灾害点的防灾减灾工作仁德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仁德街道建设社区回龙村地质灾害点防灾减灾指挥部,指挥部人员如下:

指 挥 长:保明慧(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指挥长:朱锦高(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李国雄(党工委委员、副书记)

李绍勋(党工委副书记、仁德派出所所长)

周文伟(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杨体瑞(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张天亮(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王金洪(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黄艳梅(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

马怀伟(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

柴加强(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

成   员:马雪美(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兼任扶贫办主任

张少春(基层党建办公室主任)

李金华(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杜家庆(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

马贤祥(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兼综合执法队队长

樊玉仙(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杨笑景(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胡 园(为民服务中心主任)

李树玲(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黄绍军(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赵庆慧自然资源所所长)

刘艳芝(财政所所长)

陈万碧(供电所所长)

冯金芝(卫生院院长)

谭晓辉(司法所所长)

杨光银(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李 林(中心学校校长)

李顺民(建设社区党总支书记)

杨树林(建设社区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仁德自然资源所,由自然资源所所长赵庆慧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防灾减灾日常管理工作。指挥部下设个工作组:

1. 抢险救援组:由柴加强任组长,陈雪泽任副组长,成员由街道民兵应急分队组成,主要负责扑灭火灾、堵截洪水等应急工作,并以最快速度救援受灾群众。

2. 医疗救护组:朱锦高任组长,冯金芝任副组长,成员由卫生院人员和社区卫生室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因灾受伤群众的医疗救治及抢救工作,并对灾区进行防疫消毒,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3. 综治维稳组:由李绍勋任组长,杜家庆任副组长,成员由社会建设办、司法所、派出所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受灾地区的社会治安管理,避免因灾发生社会治安问题。

4. 事故调查组:由李绍勋任组长,成员由派出所干警组成,主要负责协助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初步判定事故原因。

5. 信息材料组:马怀伟任组长,成员由党政办、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上情下达及灾情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并做好新闻单位、上级救援人员的接待工作。

6. 交通通讯组:由张天亮任组长,李树玲任副组长,成员由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电信、电力部门、农业综合服务管理服务中心组成,主要负责对因灾被毁道路、通讯线路、供电线路、供水设施进行抢修,确保交通、通讯畅通。

7. 资金保障组:张天亮任组长,刘艳芝任副组长,成员由财政所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抗灾所需资金的组织和调拨工作,确保抗灾经费足额投入。

8. 善后处理组:朱锦高任组长,樊玉仙任副组长,成员由党政办、社保中心、社会建设办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接待伤亡家属,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提供食物、食品、临时避难场所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 灾前人员物资准备

建设社区、街道相关单位要提高认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充分准备物资及各类预案编制工作,做到无隐患。

1. 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设社区、街道相关单位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对回龙村灾害隐患点要明确具体责任人进行有效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与防灾减灾指挥部报告,不得推诿或隐瞒不报。

2. 加强村内广泛宣传。建设社区、街道相关单位要围绕防灾减灾相关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加强科普教育力度,在全村群众中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知灾、识灾、避灾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形成群测群防网络。

3. 有效监测,对灾害隐患点明确专人监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异常险情,在30分钟内向街道指挥部报告,并及时组织群众撤离灾害点,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及财产损失。

4. 摸清底数,准备物资。建设社区、街道相关单位要对回龙村地质灾害点抗震设防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掌握基数,对人口集中地段进行实地查看,准确掌握人员状况及结构,对回龙村的主要通道及可用于防灾减灾的机械、物资、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一次性清理和掌握,对必须防灾设防物资进行充分准备。

5. 建立健全专项防灾减灾应急处置预案。建设社区、街道相关单位要以科学的态度,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专业应急预案。

6. 人员落实。综合执法队、街道民兵应急分队要做好应急演练工作。

四、 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抢险救灾

一旦灾情发生,街道防灾减灾指挥部将根据灾情立即启动专业应急预案,如遇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则涉及各项专业预案同时启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全力投入抗灾工作之中。

五、 撤离路线

顺村东面撤离至仁德三小。

六、 妥善处理灾后事宜

灾情发生后,建设社区、相关单位要全力抢救人员和财产,把因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迅速投入事故处理和灾后重建工作之中。

1. 积极采取生产自救,恢复生命线工程,为群众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及物资,组织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2. 动员其他社会力量,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渡过难关。

3. 凡参加应急救援受伤、致残或牺牲的人员,其医疗、抚恤待遇按相关规定予以兑现执行。

4. 深入调查了解,准确掌握事故原因,对有关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5. 做好下情上报、上情下达工作,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灾害情况,争取上级的关心支持。

6. 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因失职、渎职、玩忽职守、借故逃避,临阵脱逃或拒不执行救援命令的进行依法查处,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