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寻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9-03-18 00:00
字号:[
大
中
小
]
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我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克服了自然灾害、国际金融海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县经济呈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2996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98311万元,比上年增长7.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4611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6491万元,比上年增长33.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67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8:20.7:42.5调整为32.8:28.2:39.0。 人均GDP达5912元(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4.4%。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活力增强,创造增加值152633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9%,比上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技,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71240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农业总产值为 6994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林业总产值8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7%,畜牧业总产值为87984万元,比上年增长6.5%,渔业总产值3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49.6%;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98311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牧业增加值51833万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7%。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25504亩,比上年增加72519亩,增幅为6.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39550亩,比去年增加53695亩,同比增6.8%,粮食总产量195167.1吨,同比增1.3%,肉类总产量69069.9吨,同比增4.8%,其中猪牛羊肉67192.9吨,同比增4.3%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7年 2008年 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 吨 192598.8 195167.1 1.3
#大春粮食产量 吨 147467.1 160822.6 9.1
其中:玉米产量 吨 38826 42872.3 10.4
稻谷产量 吨 49250 50533.8 2.6
#小春粮食产量 吨 45131.7 34344.5 -23.9
其中:小麦产量 吨 12109 7078.4 -41.5
蚕豆产量 吨 6948.9 4374 -37.1
烤烟产量 吨 17577.6 20456.9 16.4
蔬菜产量 吨 52813.9 65960 24.9
油料产量 吨 4579.4 4439.6 -3.1
大牲畜存栏 匹(头)只 203476 214492 5.4
#牛存栏 头 150758 160533 6.5
大牲畜出栏 匹(头)只 97294 101210 4.0
#牛出栏 头 93501 98636 5.5
猪存栏 头 343755 374261 8.9
猪出栏 头 539772 566053 4.9
羊存栏 只 222074 226095 1.8
羊出栏 只 166206 175709 5.7
家禽出栏 只 814609 1033089 26.8
肉类总产量 吨 65918.8 69069.9 4.8
禽蛋产量 吨 4510 4821.7 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 303587万元,比上年增长53.87%(现价);完成工业增加值76491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70196万元,比上年增长58.72%,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7149万元,比上年增长3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7年 2008年 比上年±%
黄磷 万吨 3.31 3.38 2.1
原煤 万吨 257.66 258.41 0.3
水泥 万吨 54.22 45.95 -15.3
磷肥(折纯) 万吨 5.75 5.38 -6.4
硫酸(折100%) 万吨 13.98 14.03 0.4
发电量 万千瓦时 58250 65975 13.3
聚氯乙烯(PVC) 万吨 3.54 7.4 109
建筑业扭亏为盈,产值效益双丰收。2008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17018万元,比上年增长61.9%(现价),实现增加值8120万元,比上年增长33%。建筑业工程结算收入18153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实现营业利润2541万元,比上年增长5.5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871万元,比上年增长34.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5180万元,比上年减少14.9%;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07230万元,比上年增长9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7461万元,比上年增长4.7%。,
五、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2716万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697万元,分别增长13.6%和24.2%。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繁荣市场的活跃力量。2008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5527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3%,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增强招商成效。全年引进重大项目16个,协议引进内资93亿元、外资1.52亿美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0.9亿元、外资635万美元。
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增强招商成效。全年引进重大项目16个,协议引进内资93亿元、外资1.52亿美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0.9亿元、外资635万美元。
六、交通、邮政和旅游
交通运输设施不断改善,完成274公里路基改造、89公里路面硬化,开通县城出租车和第3路公交车,完成六哨、鸡街、联合3个四级客运站建设。
邮政业较快增长,全年完成业务总量524.87万元,比上年增长8.7%。
旅游业稳步增长。全年接待游客26.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07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11.6%。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实现历史性突破。2008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7838万元,比上年增长32.8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002万元,同比增长23.2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177万元,比上年增长37.75%。地方财政支出突破9亿元,完成92371万元,比上年增长29.3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7258万元,比去年增长了34.68%。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30713,同比增长25.71%。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76632万元,增长23.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9664万元,同比增长21.4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5842万元,同比减少5.78%;中长期贷款余额53622万元,同比增长272.32 %。
财政收支实现历史性突破。2008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7838万元,比上年增长32.8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002万元,同比增长23.2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177万元,比上年增长37.75%。地方财政支出突破9亿元,完成92371万元,比上年增长29.3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7258万元,比去年增长了34.68%。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30713,同比增长25.71%。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76632万元,增长23.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9664万元,同比增长21.4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5842万元,同比减少5.78%;中长期贷款余额53622万元,同比增长272.32 %。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6275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6799万元,增长25.32%;现金累计支出6525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1924万元,增长20.70%,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7.29%。
八、教育、文体、卫生
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组建县教育人才分中心,全面推行中学校长公选制度;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民办化,学前教育民办率达62%;完成5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狠抓高中教育教学质量,高中毛入学率由2007年的62.7%提高到63.7%。中学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中在校生7846人,初中在校生26883人,均高于去年;小学在校学生52692人,比去年减少了3223人。
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组建县教育人才分中心,全面推行中学校长公选制度;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民办化,学前教育民办率达62%;完成5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狠抓高中教育教学质量,高中毛入学率由2007年的62.7%提高到63.7%。中学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中在校生7846人,初中在校生26883人,均高于去年;小学在校学生52692人,比去年减少了3223人。
文体事业健康发展,完成6个乡(镇)文化站、57个村级文化室建设。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工作逐步规范,完成10个行政村通光缆、71座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县卫生人才分中心,完成功山、羊街、凤仪卫生院改革,对全县医院院长进行公推直选,实现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分设,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08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妇幼保健院1个;病床床位679张,卫生技术人员61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8人,注册护士19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 4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继续完善,参合率达99 %,累计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2540.33万元;婴儿死亡率19.62‰,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9.23/10万以内。
九、单位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
2008年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8710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在岗职工16710人,比上年增长1.8%;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9902.9万元,比上年增长35.46%,其中在岗职工劳动报酬为39406.7万元,比上年增长37.35%;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1595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922元,比上年增长35.33%。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43‰,死亡率为4.39‰,自然增长率为3.04‰,比上年下降 0.98个千分点(同口径对比);计划生育率达98.57%。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 5233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594人,农业人口487800人;全县常住人口50.89万人,城镇化率为15.2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89元,比上年增长19.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5%;人均消费支出10250元,同比增18.6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95元,比上年增长13.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 1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81.34元,比上年增长18.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系数为36.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系数为58.8%。
200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43‰,死亡率为4.39‰,自然增长率为3.04‰,比上年下降 0.98个千分点(同口径对比);计划生育率达98.57%。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 5233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594人,农业人口487800人;全县常住人口50.89万人,城镇化率为15.2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89元,比上年增长19.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5%;人均消费支出10250元,同比增18.6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95元,比上年增长13.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 1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81.34元,比上年增长18.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系数为36.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系数为58.8%。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72人,失业保险参保14107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499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309人,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8497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为3990人;全县生育保险参保5557人;启动实施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78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278人。3.6万名贫困居民、五保对象、高龄老人、优抚对象享受定期定量补助。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8年寻甸统计年鉴》为准;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07年寻甸统计年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2、生产总值、总产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除注明外,均为可比价增幅;人均GDP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4、年末人口数采用县公安局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采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