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9日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 唐琪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2011年工作和2012年的工作建议,请县人大代表予以审查,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立足市域县情,负重奋进,“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
2011年,是我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立足县情,负重奋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抗旱保民生,科学发展呈现出“一个大幅提升、两个强势推进、三个新突破”的亮点。一个大幅提升——财税收入大幅提升,两个强势推进——产业园区和县城建设强势推进,三个新突破——旅游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土地一级开发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产总值4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一产增长8%,二产增长15.8%,三产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7亿元,同比增长3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03元,增长10.77%,农民人均纯收入4130元,增长10.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93亿元,增长19.2%,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66.31亿元,贷款余额达36.33亿元,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着力三农工作,农业农村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84亿元,增长9%,农业增加值13.49亿元,增长8%,粮食总产量达16.5万吨。烤烟收购完成42万担,实现产值3.9亿元,税收8575万元,均价达18.43元,获省人民政府表彰的2011年度烟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和市委、市人民政府表彰的烤烟生产先进县称号;大力推广粮食高产创建,种植优质粮52.14万亩,繁育良种1.8万亩,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成投产;启动林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特色经济林泡核桃种植1.1万亩和补植补造3万亩,花卉、中药材、蓝莓等特色种植发展加快;加大以肉牛、生猪为主的规模养殖户扶持,肉类总产达8.7万吨。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步伐,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小(一)型4件、小(二)型4件,启动新建羊角水小(二)型水库,建成“五小”水利工程4500件,解决1497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542万元完成河口集镇及沿线村庄饮水工程,木戛利水库工程加快推进,配合好省市实施“两引工程”;人工防雹和增雨常态化作业力度加大,农作物受灾面积大幅减少;农业科技示范园概念性规划通过评审,完成国家小麦、油菜夏繁基地主体工程建设;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8000亩,实施土地开发整理38141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食基地7200亩,“菜篮子”工程扎实推进,建成4000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以扶贫开发为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施整村推进99个,安居工程336户,发放小额信贷3000万元,投入100万元发展产业扶贫项目2件,完成糯勒191户移民安置房建设及1350亩耕地收储,稳定解决8709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资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助和保险、草原生态奖补、种植业保险补助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站10个,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用种养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为农服务工作扎实推进。
(二)着力搭建平台,工业基础不断夯实。全年工业总产值达
52.69亿元,增长32%,工业增加值达11.94亿元,增长17.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1.29亿元,增长3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户,实现产值46.25亿元,增长33.3%,实现增加值10.62亿元,增长17.1%。
以打造平台为抓手,园区建设再上台阶。引进林立方公司在羊街装备制造园建设泛亚国际林业产业园,投资5600万元收储土地1390亩、建设路网4公里;完成金所片区1号路延长线、5号路的亮化和绿化,延伸1号路2公里,收储土地2523亩,建成园区污水处理厂,推进园区商贸服务中心建设;启动塘子片区红河物流中转站建设;认真做好金所至先锋运煤专线改扩建前期工作;积极开展市级产业园规划,柯渡产业园通过市级评审;110KV德卡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9个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实施。
以招商引资为龙头,项目推进成效明显。全年引进结转、新增招商引资项目124个,实际到位内资22.36亿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39.73%,实际到位外资302.8万美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00.93%。全面推进褐煤洁净化利用试验示范和露天煤矿300万吨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2.51亿元;东山公司完成投资0.73亿元的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粉磨生产线、华卿亿安投资0.51亿元的有机肥项目、黄玉建材投资1.16亿元的塑料模板项目试生产;清水海风电场项目完成投资1.68亿元,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花石头风电场项目投资1.36亿元,完成测风工作,并进入一期建设;昆明德佳塑业有限公司塑钢型材、西安国琳公司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等项目加快推进。
(三)着力城乡统筹,县城建设强势推进。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乡镇集镇、村庄规划编制,启动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系统及水景观规划、照明专项规划、环卫专项规划等配套规划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县城“两纵四横一场一带”建设和凤梧路、东钟街、南钟街、学府路、翠苑路道路改造;东片区采用BT模式投资6000万元占地220亩的汇龙湿地公园一期项目建成开园,翠苑路延伸建设500米,与市土投公司合作对县城374亩土地进行一级开发,启动仁德街道小碑村片区城中村改造拆迁工作;南片区月中路和龙泉路南延段加快推进;北片区综合档案馆暨展示中心建设顺利推进,新建凤苑路、翡翠西路、屏月北路3条市政道路,完成北一环、北二环、龙泉路3条主干道绿化改造工程。规范县城土地收储和招拍挂,公开竞拍成交260.8亩城市地块。加大房地产市场开发建设力度,商品房楼盘建成16个88万平方米、在建2个23.4万平方米,启动480套廉租房和300套公共租赁房工程建设;月甲、莲花两个安置小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县城天然气管道铺设16公里及LNG(液化天然气)瓶站建设。全力推进商品流通市场化进程,改造建设20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标准化农家店,启动商贸发展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强势推进旅游业发展,完成《寻甸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星河旅游小镇二期、天湖岛生态旅游二期、凤龙湾国际生态旅游城开发项目顺利推进;依靠社会筹资完成文笔塔恢复重建,完成六甲之战纪念塔整体搬迁并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乡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投入2000万元完成横山至羊场公路建设,投入700万元实施17.6公里公路养护,以公开拍卖经营权方式新增60辆县城出租车,完成寻甸至倘甸一级公路、金所至柯渡一级公路、易隆至北大营二级公路、河口沙谷渡大桥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四)着力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取得实效。城乡园林绿化再掀高潮,完成城市面山绿化3000亩、农村公路绿化77公里、清水海农改林1万亩、水源地非法定承包地和责任田退耕还林945亩,“三沿五区”及坟山墓地绿化2300亩,实施教育绿化基地建设320亩、样板林建设1400亩、生态林建设2300亩、义务植树110万株。“四创两争”工作扎实推进,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通过市级初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国家级专家综合评定,完成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23个市级生态村创建。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17个,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三沿五区”坟墓搬迁1111冢。农村能源建设成效明显,节柴改灶3000眼、推广太阳能700套、新建沼气池1800口、建成卫生户厕1500座。加大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牛栏江流域23家重点工业企业实现生产生活废水“零排放”并通过环保验收;县城建成雨污分流管网37公里,污水处理率达80.4%,河口、七星、羊街、金所、塘子5套集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开工建设,加大对主要河道的巡查力度,落实河(段)长责任制,聘用河道监督员46名。牛栏江流域主要湖库及干流两个监测断面水质明显好转。扎实抓好节能减排,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254.09吨、氨氮25.34吨。
(五)着力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惠及全民。教育基础不断夯实,完成新一中、阳光幼儿园、15所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和2.3万平方米危房改造,启动3所农村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荣获“两基”先进集体称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5%,高考上线率达99.42%;早教和集中办学试点成效明显;校园安全管理全面加强。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医药分开试点工作有效探索,博爱、祥和、五洲、微创、康泰、平安6所民营医院发展迅速。昆明市牛羊定点屠宰落户羊街,牛羊肉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建立。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1个、科技示范项目17项,专利申请和授权27项,创“三级名牌、名品”2个,“绿色光亮”工程被评为市级先进县。注重繁荣文体事业,扎实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举办第28届篮球运动会,完成83个农家书屋和139个“文化知识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站建设,实施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善配备市民体育健身器材;市第四届运动会取得5.5金1银9铜的优良成绩,自创自编的花灯小戏《女大不由娘》获省“文促杯”小戏小品比赛金奖,仁德一小合唱团获全国青少年宫系统“唱红歌、颂党情”文艺展演金奖。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有序推进,收视质量明显提升。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04‰以内。启动实施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率达91.7%,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上调机关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其中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4863人纳入市级工伤保险统筹。新增就业岗位1669个,城镇新增就业135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2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2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8213人,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110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7名、选聘31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大学生创业园启动实施,9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入园创业;发放创业扶持贷款1315万元,扶持260人成功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圆满完成,县慈善协会挂牌成立,县红十字会独立设置,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36例,流浪未成年人管理、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社会福利、金融保险、老龄、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完成寻甸年鉴、县志续编工作,防震减灾、市场监管、群团组织、外事侨务、对台工作等职能不断强化。
(六)着力增收节支,财税收入大幅提高。完成财政总收入7.2亿元,比上年增收1.53亿元,增长27%,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9亿元,增长44%,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43亿元,比上年增支3.4亿元,盘活存量财力,津补贴规范增资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全面兑现,民生、重点项目建设得到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不断完善,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对县乡争取到位上级专项资金给予工作经费补助,全年争取省级以上资金8.68亿元,位居三板块第一,财政资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狠抓税收征管,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源管控;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完成审计项目96项,审计覆盖重点建设项目、惠农资金、领导经济责任、债权债务等领域。继续加大投融资工作力度,整合相关国有资产,壮大凤梧公司注册资本,增强融资能力,实现政府性融资2.32亿元,其中,争取银行贷款4183万元。
(七)着力构建和谐,平安建设再上台阶。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620件次,有效化解城区合作商店、“两案”人员等信访积案,积极稳妥开展征地拆迁、山林纠纷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调处工作。深入开展“清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亮剑”、“仁德街道严打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取缔“四黑”24家,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16人,抓获上网在逃人员53人;充实政法队伍,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13名;启动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举高喷射消防车等应急救援器材,组建全县10个乡镇(街道)专职消防队,发放公众安全应急手册8万册,有效杜绝了生产生活、道路交通等领域的较大以上事故。狠抓民族团结工作,完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启动民族团结广场土建工程;严密防范邪教组织、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和非法活动,有效维护了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加快民主法治化进程,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依法治县稳步推进。
(八)着力提升效能,服务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执行力提升年”等活动,持续推进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实施重大决策听证18项,重要事项公示68项,重点工作通报124项;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2件、建议92件,政协提案107件。进一步规范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市、县、乡三级联动,受理市长热线、县长热线及县长信箱中群众投诉举报事项共513件,办结率100%,全面开通新农村综合视讯平台。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承诺、行风评议、明察暗访等活动,督查督办力度不断加大,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执行力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推动源头治腐;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有效治理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领域的违规行为;规范政府采购,扎实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行政成本不断下降;完成仁德撤镇设立街道办工作,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
各位代表!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科学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和谐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跨越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这是全县上下精诚团结、逆势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驻寻部队、武警官兵和驻寻企业,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向广大老干部、老同志,向在寻甸投资的各位企业家和广大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寻甸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小,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撑力较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对外开放水平不高,软环境建设亟待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管理创新需进一步加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压力增大,给我们加快发展增添了许多不利因素。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