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小常识:怎样预防传染病暴发疫情(三)
发布时间:2017-05-23 10:54
字号:[
大
中
小
]
狂犬病
狂犬病也叫恐水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狂犬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狗或猫咬伤后会被感染,主要症状是精神失常、恶心、流涎,看见水恐惧,肌肉痉挛,呼吸困难,最后全身瘫痪而死亡。
预防要点:捕杀野犬,主动将家狗、猫送去检疫;避免接触攻击性强的狗、猫;发现狗、猫出现唾液增多、后身躯体软弱、恐水等症状,要立即送动物医院或兽医站诊断。
应对要点:被狗、猫咬(抓)伤后,先挤出污血,用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半个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切记不要包扎伤口;隔离咬伤人的狗、猫,并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肝主要通过饮食、粪便传播。
预防要点: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水源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品消毒等工作,防止“病从口入”;接种甲肝疫苗。
应对要点:甲肝暴发流行时,根据情况,可实施应急接种;不与甲肝病人一起用餐,不共用碗筷;甲肝患者餐具等生活用品单独存放,用过后要高温消毒15分钟以上。 记者孙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