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农村危房改造修缮加固方案
由于农村民宅建造年代较早,大多数都不能满足现有规范要求,并且存在年久失修等情况。建议评估加固价值,若无加固价值如:墙台梁、无梁、柱空心砖、结构严重破损建筑必须拆除重建;若没有具备拆除重建条件,建议可参考以下过渡性的加固措施。
农村民宅正面照1
农村民宅正面照2
1.屋架支座有无受潮,腐蚀或虫蛀。
2.下弦接头有无拉开,夹板的螺孔附近有无裂缝。
3.屋架有无明显的下垂或倾斜。
4.螺母有无松动,垫板有无变形等。
当发现有可能危及木结构安全的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加固或更换。按以下方案实施:
1.木屋架若为无下弦的人字屋架,应新增下弦屋架。
2.若屋面有漏水现象,应更换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做好通风和防潮措施,防止木材腐朽或虫蛀。
3.对于腐朽或虫蛀比较严重的承重构件,应更换;对于局小部分有腐朽或虫蛀情况的,则应进行防腐和防虫处理。
4.采用扁铁+膨胀螺栓的连接方法加强节点的连接。
5.增加斜撑,增强整体的稳定性。
6.檩条节点有采用扒钉加固。
7.更换檩条和瓦片(或石棉瓦或树脂瓦)。
1.墙体 采用夯土或土坯墙。大部分墙体出现竖向收缩干裂、内外墙交接处裂缝、转角裂缝、抬梁处局部酥碎。对此部分开裂墙体采用修补裂缝处理,夯土或土坯墙采用内外粉刷面层保护。对于墙体采用实心砖、空心砌块加木屋架结构体系的房屋对此类房屋加固应充分考虑经济性,如要加固可采用附加圈梁、构造柱等方式加固。
2.屋面檩条、次梁 出现挠度过大、断裂、开槽、开榫等情况,采用替换个别构件、修补裂缝,采取防虫、防腐措施;对开槽开榫削弱部分采用帮补加固措施。
3.二层楼面 采用密布木檩条加木板面层,大部分未见损坏的加强对屋面的维护。
4.屋面 采用瓦屋面,部分瓦搭接处松动,搭接不严密。除加强维护外,局部重新铺设或采用新型轻型材料铺设。
5.屋架 未见明显歪闪,较为完整的,部分屋架采用纵向加设竖向剪刀支撑。
6.内饰 采用无毒、无害的经济、实惠轻型材料吊顶。
7.房屋山墙、后墙 三面排水不畅;房屋处于低洼易积水处;房屋处于汛洪区;此类房屋墙体墙脚被水侵蚀,土体粉化。对墙脚处采用防水粉刷及设置散水、排水沟、排洪沟等措施保护。
8.位于边坡、陡坎下(上)的建筑 存在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对此类房屋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9.房屋采用毛石、石片基础 基础高度不足,未采用砂浆砌筑,未勾缝,砌筑石料较为松散,容易被水侵蚀。基础部分采用防水砂浆粉刷保护。
10.房屋木柱采用柱础石柱脚 柱直接搁置在柱础石上,未设凸榫等连接措施。对柱脚设置可靠连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