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创业故事:党的惠民政策 让我成为致富路上领头雁
党的惠民政策 让我成为致富路上领头雁
——德宏州芒市轩岗乡芒棒村委会主任项安放
我,项安放,女,傣族,1978年12月生,现年37岁,中专学历,中共党员,芒市轩岗乡芒棒村委会主任,市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我,从一名农村妇女走到如今的致富带头人,是党的惠民政策“贷免扶补”给予了我人生的转机。
一、艰苦创业
2001年我从老家分家后,由于贫困,我和丈夫可以说是净身出户,仅有一块宅基地,面对着既要盖房子又要贴补各种家用,本来就拮据的家里顿时雪上加霜。倔强的我并没有倒下,与丈夫商量先从种植甘蔗、稻谷开始来赚取基本的生活费,这样一种就是两年,种植业的收入虽然可以满足我们最基本的生活,但全家年收入只有7000多元。这时,我觉得仅仅靠一条发展路子明显经不起风浪,还得想想其它赚钱的路子和行业。2003年,我决定从事养殖业,把家里仅有的积蓄拿出来买了5头母猪,刚起步时不懂技术,我通过买书、上网查资料等多种途径,学习养猪的相关知识,提高养猪水平。
二、起伏中求发展
为扩大养猪规模,我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并向芒市妇联寻求帮助。2009年,芒市妇联启动开展了首批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我,有幸成为了第一批创业贷款妇女,获得5万元贷款。我就这样依靠党的惠民政策,在妇联的大力帮助下,利用贷款资金扩大种、养殖规模,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与丈夫一起办起了小型养猪场,收入也不断增加,还盖起了新楼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妇联的关心支持下,我用心经营,养猪场也逐渐走上正轨,2014年发展养猪230头,年毛收入15万元,纯收入8万元。
三、致富不忘乡亲
“一花独放非胜景,万紫千红春满园”,我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在我过上好日子的今天,我并没有忘记村里的群众,主动为有条件养殖的特困农户以赊养的方式提供仔猪给予扶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2009年—2010年,我为芒棒50户农户提供了100头仔猪,并为养猪户免费传授养殖技术,免费为村子里付不起治疗费的农户医疗猪病。在我的带动下,很多农户都开始了养殖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过上了小康生活。我也被群众称为致富女能手,成为了妇女致富的领头雁。
随后,2007年以来我两届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2013年又被村民选为轩岗乡芒棒村委会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看到其它村富裕,我不服气,一定要带领全村妇女实干,实行结对帮扶,依托妇女之家(学校)组织妇女学法律、学技术,还深入到各家各户,尽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村寨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虽付出了艰辛与汗水,但我还是要说:“有政府的支持和妇联的帮助,黄土也能变成金。是贷免扶补资金,才使我发挥了作用,才能带领全村广大妇女创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