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x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55419-202012-347262 主题分类: 灾害事故救援
发布机构: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0-06-05 15:54
名 称: 仁德街道2020年地震应急行动工作预案
文号: 关键字:

仁德街道2020年地震应急行动工作预案

发布时间:2020-06-05 15:54
字号:[ ]

为切实做好仁德街道地震应急工作,科学统一、有力有序实施地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云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和《昆明市抗震救灾应急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破坏性地震防灾减灾及设防要求,立足实际,进一步强化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的指导性、操作性、针对性、实战性,确保抗震救灾各项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开展,为加快建设善美仁德提供安全保障。

二、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总体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统一领导、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快速反应、抢险救急,科学调度、密切协同,注重防范、安全施救、广泛动员、共同参与,切实做好仁德街道的抗震救灾各项应急工作。

三、 组织机构

(一)仁德街道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街道地震应急工作的领导,成立仁德街道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政 委:赵光超(街道党工委书记)

组 长:保明慧(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李国雄(党工委副书记)

李绍勋(党工委副书记、仁德派出所所长)

朱锦高(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周文伟(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杨体瑞(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张天亮(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黄艳梅(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

马怀伟(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

王金洪(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柴加强(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

成 员:马应禄(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室副主任)

杨秀兰(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

马雪美(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张少春(基层党建办公室主任)

杜家庆(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

李金华(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马贤祥(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兼综合执法队队长)

樊玉仙(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杨笑景(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胡 园(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李树玲(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黄绍军(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柴丽萍(信访科科长)

陈雪泽(武装科科长)

赵庆慧(仁德自然资源所所长)

杨光银(仁德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谭晓辉(仁德司法所所长)

刘艳芝(仁德财政所所长)

冯金芝(仁德卫生院院长)

李  林(仁德中心学校校长)

陈万碧(仁德供电所所长)

10个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工作指示;了解掌握震情、灾情,部署抢险救灾工作;组织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应急救灾工作;组织筹集、协调救灾物资、资金;组织灾后恢复重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联系电话:0871--62652410)并设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震情监视组、疏散安置与社会动员组、交通运输保障组、治安保卫组、通信与信息保障组、物资保障组、应急资金筹办组、新闻宣传报道组、震灾经济损失评估组及灾后恢复重建组、纪检监察组12个工作组。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工作组成员若有变动,由相应人员自行更替。

1. 仁德街道地震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柴加强(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

副 主 任:刘继尧(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陈雪泽(武装科科长)

成员单位:党政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仁德财政所、仁德国土所、仁德中心学校、仁德卫生院、仁德派出所

主要职责: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和地震动态,并及时向党工委、办事处汇报,党工委、办事处批准后按有关规定向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负责与受灾社区和相关中心(科室)、上级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及时与上级地震部门派出的前方领导小组取得联系,将灾情及时上报上级地震部门前方领导小组,请求进行地震灾害评估,并安排专人积极配合上级地震部门地震灾害评估专业人员开展评估工作。

(3)迅速组织统计、财政、规划、水务、国土资源、农业、教育、卫生、供电、文体广电等单位进行灾情调查和统计,尽快完成专项灾情报告,并附音像资料及时上报县领导小组。

(4)做好受灾社区的基础数据及灾情统计,尽快完成街道地震灾情报告和灾情数据统计,报送上级地震部门前方震害评估组和有关部门。

(5)传达落实市、县、街道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

(6)组织协调救灾物资和资金的筹集、安排、调配。

(7)负责处理街道地震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有关防震减灾方面的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处理其他涉及地震应急的有关工作。

2. 抢险救援组

牵头单位:武装科

成员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仁德卫生院、仁德派出所、仁德国土所、仁德供电所、应急民兵分队、各社区。

主要职责:负责协调应急民兵分队及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及时奔赴救灾现场,按照“搜索→营救→医疗救护”的程序快速有效地抢救被压埋人员;抢救国家财产和文物;配合有关部门排除险情;协助负责运送救灾人员、伤病员和抢险救灾物资;协助调查震区水务、电力等设施的破坏情况;及时组织抢险、排险和修复,以及房屋的抗震加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次生灾害,防止灾害的扩大。

3.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

牵头单位:仁德卫生院

成员单位: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仁德中心学校、仁德市场监督管理所、受灾社区卫生室、各社区。

主要职责:迅速组织医疗、防疫卫生监督队伍进入震区;组建震区临时医院、医疗所和医疗队;抢救、转运和医治伤病员;及时检查和监测震区的饮用水源卫生、食品卫生等,帮助震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疫情发生;筹集和储运急救药品、抗菌药品、医疗器械等,同时组织人员对震区进行防病治病咨询、宣传和心理治疗等工作。

4. 震情监视组

责任单位:武装科

成员单位:各社区

主要职责:积极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动,密切监视震情发展;预报强余震;提出地震趋势意见和防范对策;编写震情通报。

5. 疏散安置与社会动员组

牵头单位: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成员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建设办公室、扶贫开发办公室,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仁德财政所、仁德中心学校、各社区

主要职责:负责调配救济物品、发放救灾款,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按预案中所定疏散方案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就地就近将人员安全疏散;做好死难者善后相关工作;动员和组织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组织、社区、村组及个体公民积极有序参与应急救援、灾害处置工作。

6. 交通运输保障组

牵头单位:路政管理所(交安站)

成员单位:各办、中心(科室)

主要职责:负责尽快恢复被损毁的公路、桥梁等有关设施,优先保证灾情调查及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伤病员的疏散。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组织救灾车辆、油料,听从调遣。

7. 治安保卫组

牵头单位:社会建设办公室

成员单位:仁德派出所、仁德司法所

主要职责:负责震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震区社会治安;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震区社会治安、交通秩序。

8、 通信与信息保障组

牵头单位: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

成员单位:党政办公室、仁德供电所、各社区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力量及时抢修震区通信设备和线路,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优先保证重点用户及生命线工程用户的通信。

9. 物资保障组

牵头单位: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民政科

成员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建设办公室、扶贫开发办公室,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仁德市场监督管理所、各社区

主要职责:负责抗震救灾物资、群众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储备、调拨、管理以及外援物资的接收、分发和转运工作;加强震区市场管理、稳定物价;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安排好震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10. 应急资金筹办组

责任单位:仁德财政所

成员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建设办公室、扶贫开发办公室,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

主要职责:负责筹办和统一管理抗震救灾经费;经领导小组批准,及时下拨救灾经费;指导震区做好救灾款的发放和审计监督工作。

11. 新闻宣传报道组

牵头单位:党政办公室

成员单位: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各社区

主要职责: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新闻报道;按规定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负责解答有关震情、灾情的询问;做好震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及其他工作;收集制作反映灾情的文字和图片。

12. 纪检监察组

牵头单位:纪检监察科

成员单位: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建设办公室、扶贫开发办公室,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科工贸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

主要职责:负责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震区社区、街道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职工就位情况进行督查;负责对震区救灾物资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查;负责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 应急响应程序

(一)启动条件:街道辖区及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响应程序

1. 震区社区应急响应

(1)震区所在社区根据预案响应等级要求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现场抗震救灾指挥人员迅速赶赴现场了解震情、灾情,特别是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破坏情况。

(2)组织抢险救灾人员进行抗震救灾。

(3)及时将相关情况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2. 街道办事处应急响应

(1)召开街道地震应急领导小组会议,听取震区社区及武装科、民政科等关于震情、灾情的汇报,作出紧急动员,部署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

(2)地震应急领导小组视灾情情况,立即派出相关工作人员赶赴震区开展现场应急救援行动。

(3)紧急动员各级各类灾害救援队伍赶赴现场施救。

(4)视灾情迅速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震情和灾情,请求上级支援。

(5)根据震情和灾情,在震区社区实行特别管制措施,同时报请县委、县人民政府安排专业救援队伍支援。

(6)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本预案规定职责迅速开展工作。

(7)武装科会同街道相关单位协助县地震部门24小时密切监视震情、进行震害调查和震害评估工作,并根据灾情和震情趋势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三)结束条件

达到以下条件的,街道可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同时解除有关紧急应急措施。

1. 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

2.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

3. 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

4. 灾区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五、 临震应急

在接到上级人民政府发布的仁德街道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立即进入临震应急状态(临震应急期一般为10天,必要时可延长到20天)。临震应急反应主要包括:

(一)武装科积极配合县防震减灾局,密切监视震情,一旦发现临震前兆,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周边地区发生地震并造成仁德街道受灾,无论已发布或尚未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若发现明显临震异常、情况紧急时,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县防震减灾局报告。

(三)根据震情发展,发布临震预报后,街道办事处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等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和落实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

六、 指挥协调

(一) 地震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在街道内或周边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时,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街道地震应急领导小组受领任务。

(二)指挥与协调工作由街道地震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各中心(科室),震区社区在街道地震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互相联动、密切协同。在有多级领导小组的情况下,下级领导小组服从上级领导小组,专项救援指挥服从综合救援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