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x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55419-202108-437619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1-05-22 09:12
名 称: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文号: 关键字: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发布时间:2021-05-22 09:12
字号:[ ]


一、《纲要》编制基本情况

《纲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关于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中共寻甸县委《关于制定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未来五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宏伟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和行动纲领,是指导寻甸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重要参考

在编制《纲要》过程中,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与国家、省、市政策相统一。将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全篇。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省、市发展重大战略。在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政策举措上全面对标对表,确保“十四五”时期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寻甸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二是坚持广开言路、问计于民。开展集中调研、全面征求意见,增强规划的落地性、操作性。三是坚持以“新”思想编制《纲要》。全面总结新成绩,贯彻落实新发展部署,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新发展理念,奋力谋划开创“四区一城”建设新局面。四是坚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民收入、教育、卫生健康、城市建设、生态建设、人居环境、基层工作等重点领域建设,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编制好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事关全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二、《纲要》的基本框架

《纲要》由1142条组成。第一章2条,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县发展成就。分析“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3条,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第三至十章29条,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的主要任务,实施的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第十一章8条,为保障措施。

三、《纲要》重点解读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基础。《纲要》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产业发展、人民生活、脱贫攻坚等11个方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县的发展进行全面回顾总结。从国家、省、市、县层面对我县“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同时,指出我县发展的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动力不强、活力不足、基础不强、发展不均相互交织的问题短板。通过对发展基础和形势研判,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弱项,把握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必须充分抓紧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实施机遇,加快资源转化,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短板问题解决,促进更快更好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76.68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43.8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的39.54亿元提高到20206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0亿元,年均增长10%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03亿元,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二是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7.332.040.7调整为2020年的26.716.956.4,服务业比重大幅提高。工业转型加快,非重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5年的33%提高到2020年的50%。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提高,由2015年的43.8%提高到2020年的64.9%三是产业发展优势凸显。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粮食、烤烟产业稳步提升发展畜牧、马铃薯、蔬菜、中药材、渔业等新型特色农业发展快速成功创建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工业布局持续优化,工业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化工企业技改全面提速,化工产业实现减量提质发展。新型工业快速培育壮大,形成新的工业增长极。服务业转型创新发展加快。寻甸凤龙湾小镇成功创建为云南省省级特色小镇,成功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四是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累计投入资金114.03亿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6.93%下降为零,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五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26 %提高到2020年的32.6 %。美丽县城建设提速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六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骨架公路网体系全面联通,全县供电安全、供电服务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切实提升,通讯网络全面提升。七是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6803元提高到2020年的10847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7099元提高到2020年的38634元。城乡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切实增强,城乡居民五险覆盖率达96%、最低生活保障率达100%八是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建设切实加强。九是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法治寻甸建设成效明显平安寻建设取得实效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期目标被认定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获评省级双拥先进县。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有效化解历史债务。十是态环境持续优化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获国家级中国候鸟旅居小城称号,钟灵村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创建“云南凤龙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牛栏江国考断面(寻甸段)水质达到Ш类水保护要求,清水海集中式饮用水源库区水质稳定在Ⅱ类。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清零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省级考核连续3年“基本稳定”。十一是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放管服”改革任务全面落实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三)“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依托滇中新区建设,抢抓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机遇。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增动力、补短板;着力打好“乡村振兴、产业倍增、基础提升、城市提质、污染防治、民生保障、改革开放、社会治理”攻坚战,奋力开创高质量建设“四区一城”新局面,为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贡献寻甸力量。指导思想为《纲要》的核心统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测定、任务安排等在指导思想下进行。

(四)“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定位。建设“四区一城”,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昆明市生态涵养区、绿色产业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滇中北部山水生态宜居宜业新城

(五)“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采取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设定。定性目标方面:提出至2025年,“四区一城”初具规模,基础短板基本补齐,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城乡融合、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社会治理达到“8个新目标”。提出至2035年,基本实现产业体系、城乡发展、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县域治理“5个现代化”,全面高质量建成“四区一城”。定量目标方面:围绕至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目标,并与昆明市规划目标相衔接,提出至2035年我县经济总量翻2番、城乡居民收入增2倍,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的目标。围绕支撑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测算其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水平。其它社会发展指标,根据“十四五”时期,基本补齐短板,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行测算确定。所测定的目标是综合分析我县发展基础和外部条件后审慎确定,与中央、全市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只要我们凝心聚力,用“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和“跑起来奔目标”的劲头,我县未来五年规划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六)“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格局。从总体空间功能布局、城市建设格局、产业布局3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构建“一核两心两轴三极三板块”的空间布局。一核:加快仁德、七星联动发展,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圈核心。两心:建设羊街、倘甸两个次中心。两轴:形成南北开放聚集发展轴、东西生态经济联动发展轴。三级:发挥渝昆高铁寻甸节点辐射带动作用,形成高铁经济产业联动发展增长极;依托云南寻甸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增长极;依托听牧等龙头企业,形成高原牧业发展增长极。三板块:东中西三板块。通过三级带动、三板块互动,形成全域协调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构建“一核两心多点”城市发展格局。建设仁德、七星城市经济发展圈核心,倘甸、羊街次中心,培育发展鸡街、柯渡、功山、六哨、塘子、金所、先锋、甸沙、河口、联合、金源、凤合特色乡镇,打造服务农民的区域服务中心。通过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打造经济增长高地,建设特色乡镇。三是构建“一带一廊一圈一格局”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东部休闲观光体验农业,中部加工服务农业,西部山地农业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经济带;以一园三片(羊街、金所、倘甸)为主战场,建设绿色工业经济走廊;统筹仁德、七星发展,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核心圈;形成“双集三片三线四廊”旅游发展格局(双集:仁德、倘甸旅游集散中心。三片:康养度假片区、红色文化片区、乡村休闲片区。三线: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线路。四廊:易白旅游经济廊道、武倘寻旅游经济廊道、仁柯旅游经济廊道、轿子山专线旅游经济廊道)。

(七)“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突出特色,构建绿色产业新体系。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举,推动一二三产高效联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深度融合,建设基地、打造品牌、推进倍增,提速推进166”(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工产业,旅游、商贸、电子商务、物流、大健康、房地产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绿色产业示范区。二是加快五网建设,构筑基础设施新网络。构建对外联通通道、对内联通网络,建设交通枢纽,推进交通进村入户,建设公路507公里 ,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行政村100%通邮政、通客车。优化县域水资源配置,加大人畜饮水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力度,推进农村统一供水,全面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配合推进5G网络基站建设,到2025年,全县县城、乡镇(街道)、行政村、产业园区、主要景点5G网络覆盖率100%三是厚植生态优势,打造“两山”样本新标杆。打造清新寻甸、秀丽寻甸 、清洁寻甸,保障生态安全、提升生态效益。四是统筹城乡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乡村产业实力,提升人居环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引领,加快建设美丽县城加快建设县域次中心,培育建设特色乡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五是加强民生保障,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高位、优质、均衡教育示范县,实现“一镇两中心”“一村一幼”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以上,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度、满意度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 %以上。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实现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到202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6人、注册护士数达3.5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6.5张以上。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实现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100人、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3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六是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安全和谐新寻甸。强化社会治理,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建设法治寻甸、和谐寻甸、平安寻甸,确保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全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七是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县域发展新动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到2025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对内对外开放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八)“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保障措施。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加强统筹协调与创新驱动发展;三是加大投入保障与项目实施力度;四是强化人才支撑与政策支持并举;五是规划衔接与监测评质有机结合。

正文:《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