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x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55419-202308-799616 主题分类: 涉农补贴
发布机构: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3-08-23 11:00
名 称: 寻甸县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文号: 关键字:

寻甸县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8-23 11:00
字号:[ ]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按照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原则,聚焦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两个主要目标,坚持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培训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有序开展,成立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培训全面工作,成员名单如下:

:龚学海(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副组长:章万莹(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畜牧兽医局局长)

刘应珍(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汪泉清(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迟金伟(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事科科长)

(县农业农村局财务科科长)

桂保春(农技推广站站长)

李祥森(县畜牧站站长)

(县农业农村局高素质农民培训县级管理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事科,迟金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协调工作。

三、实施范围和工作目标

()实施范围。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

()工作目标全县计划培训高素质农民700人,培训对象满意度高于85%,学员参评率高于85%

四、主要任务

2023年全县聚焦粮食、蔬菜、山地牧业、重点产业,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全力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力支撑农民素质素养提升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各项任务

()围绕稳粮保供抓培训,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技能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藏粮于技的要求,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关键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耕地保护建设等主推技术培训。

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培训行动。开展玉米高产增产技术模式应用和技术技能培训,强化高产优质耐密品种相关技术培训。计划培训2个班,共计100人。

()围绕特色产业抓培训,努力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统筹当地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意愿需求,突出土特产开展种植户、牛羊养殖户培训动物疫病防治培训,实施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在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增值收益。坚持选用一体化的育人导向重点培育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专业人员、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分层分类实施培育。

1.实施乡村产业带头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开展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行动,计划培训3个班,共计150人。

2.实施种植技术综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培训2个班,共计100人。

3.实施牛羊养殖技术综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培训5个班,共计250人。

()围绕农民增收抓培训,努力提升农民素质素养。内容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农法律法规、农业农村政策、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相关基础知识。计划培训2个班,共计100人。

五、培训工作计划

2023年下达寻甸县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经费130万元,计划用于:设置14个培训班培训经费122万元;开展培训学员回访交流经费8万元。

(一)培训班设置及经费支出预算

全县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700,计划设置14班,其中:3个经营管理型、9个专业生产型2个技能服务型。预计培训经费122万元其中:经营管理型每个班19万元,3个班计57万元;专业生产型9个班计53万元技能服务型2个班计12万元。资金来源为:省级资金122万元。分别是:

1.经营管理型1班。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养殖企业、合作社负责人、村级兽医员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计划安排7-15天,经费19万元。

2.经营管理型2班。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种植企业、合作社负责人、村级农技推广员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计划安排7-15天,经费19万元。

3.经营管理型3班。在全县范围内组织肉牛企业、规模养殖户50人,培训时间计划安排7-15天,经费19万元。

4.专业生产型4班。在柯渡镇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为农作物种植技术提升,培训对象为种植企业、种植大户。

5.专业生产型5班。在六哨乡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为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对象为马铃薯种植大户。

6.专业生产型6班。在倘甸镇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5万元。培训主题为玉米单产提升,培对象玉米种植户

7.专业生产型7在七星镇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养殖技术提升培训对象为猪、牛、羊养殖户

8.专业生产型8。在河口镇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为肉牛、羊养殖技术提升培训对象为肉牛、羊养殖规模户

9.专业生产型9班。在凤合镇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为养殖技术提升,培训对象为以杨家湾、新城、多姑、驻基为主的猪、牛、羊养殖户。

10.专业生产型10。在功山镇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为养殖技术提升培训对象为猪、牛、羊养殖户

11.专业生产型11班。在凤合镇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为玉米单产提升,培训对象为以杨家湾、新城、多姑、驻基为主的玉米种植户。

12.专业生产型12班。在羊街镇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为养殖技术提升,培训对象为猪、牛、羊养殖户。

13.技能服务型13班。在全县范围内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为种子经销服务,培训对象为全县种子经营户。

14.技能服务型14班。在全县范围内组织50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为3-7天,经费6万元。培训主题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宅基地管理等。培训对象为部分村、社区居委班子。

()培训班组织方式和任务分解

1.经营管理型123班,由组织人事科牵头,以询价采购方式确定一家培训机构合作完成。畜牧业发展科、县畜牧站、农业农村发展科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2.专业生产型4班,由柯渡镇农业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3.专业生产型5班,由六哨乡农业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4.专业生产型6班,由倘甸镇农业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5.专业生产型7班,由七星镇畜牧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6.专业生产型8河口镇畜牧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7.专业生产型9,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组织实施,凤合镇畜牧科积极配合。

8.专业生产型10班,由功山镇畜牧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9.专业生产型11班,由凤合镇农业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10.专业生产型12班,由羊街镇畜牧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11.技能服务型13班,由寻甸县种子管理站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12.技能服务型14班,由寻甸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培训学员回访、交流工作

为保障学员培训质量,不断提升培训效果,计划安排8万元经费,组织培训学员的回复、交流。

六、工作要求

()及早谋划,按期完成。涉及培训工作任务的部门要及早谋划、提前准备,严格按照培训时间节点开展工作。20237月完成学员遴选、网络申报、方案制定工作。20238月至10中旬组织具体培训;10月底前完善培训工作台账和财务台账、培训绩效评价等工作,准备验收。

()规范培育,保障质量认真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强化培育各环节组织管理。精准遴选学员,优选师资、培育机构和实训基地,科学选定培训内容,分模块安排好培训课程,不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严格审核开班计划、课程内容和教材,未经审查合格不予使用,师资和学员要通过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系统审核监管;严格把控培训时间,经营管理型培训时间控制在56-120个学时,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线时间控制在24-56个学时,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培训需要分时段安排课堂教学和实训实操,根据培训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时间,适当设置线上培训时长。按照培训要求,保障培训质量。

()用好资金,注重绩效按照《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过程监督和质量效果评价,分级开展绩效评价本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需求调查、线上线下培训、实践实训、跟踪监测等与培育工作相关的费用。按照绩效要求,保障资金使用规范。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的重要抓手,大家应从讲政治的高度,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培训任务

1.组织人事科:牵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对各类培训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确认培训机构及分配培训任务,审核班级培训方案,督查培训时间及培训质量,检查培训台账,做好培训宣传报道等工作。

2.财务科:负责审核班级培训经费预算编制、经费审核、绩效评价及规范财务凭证等工作。

3.农技推广站(农广校)负责培训工作的绩效管理,指导各培训机构制定培训方案、网络申报等工作。

4.各培训班负责人务必精心组织、力争科技培训与乡村振兴精准融合,创新培训新模式,确保高质量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真正实现科技培训助推产业发展。

5.乡镇(街道)农业部门切实做好宣传动员,积极推荐培训对象参加培训,配合做好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