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一、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一)空气质量状况稳定。2023年寻甸县总体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空气质量优良率 98.5%,PM2.5年均浓度17微克/立方米,无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气,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3年纳入考核的河流湖库断面11个,总体水质达标率为91%,较去年水质有所提升。国控断面牛栏江河口2023年汛期稳定达标,且总体评价达Ⅱ类,较2022年提升1个水质类别。全县Ⅲ类及以上优良水体占比77.78%,其中塘子集镇沟消劣达Ⅳ类水体,三月三水库断面较2022年劣Ⅴ类提升为Ⅴ类水体,提升1个水质类别。
(三)声环境质量优良。2023年对县城建成区开展声功能区噪声监测4期,监测数值均达标,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级,评价为“好”。
(四)土壤环境基本稳定。辖区内暂无污染地块,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整改责任,全力抓好各类督察检查问题整改
一是推进中央、省、市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2021年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35个交办问题已完成县级整改验收销号,18个反馈问题已有11个问题完成整改,剩余7个反馈问题正在按照整改方案要求有序推进中。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执法检查组向寻甸县反馈的216家943个生态环境问题,已完成215家940个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剩余1家3个反馈问题(倘甸镇污水处理厂)正在按时序进度推进。2023年昆明市第4轮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反馈寻甸县58个问题,已制定并印发整改方案,目前正在按照方案推进整改中。2023年云南省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4个交办问题已完成整改,反馈问题待省督察组反馈后按要求整改。二是推进省委巡视挂牌督办环境问题整改。寻甸县委挂牌督办的牛栏江保护区煤磷化工企业超标排放等环境问题已完成83%的整改进度,拟于2023年12月底前开展县级验收。省生态环境厅挂牌督办的牛栏江流域潘所海、三月三水库、塘子集镇大沟突出水环境问题,制定了《寻甸县抓好省生态环境厅挂牌督办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方案细化分解9个方面19项整改任务,目前各项工作正常推进中。
(二)强化生态环境保障和服务,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
一是主动靠前,当好企业发展“服务员”。在牢牢守好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的同时,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纵向到底的审批服务和横向到边的帮办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变“坐等审批”为“上门审批”、“告知承诺制审批”,助力企业减负提速。全年共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40个,受理环评文件73件,对技术评估未通过的18个项目不予审批,环评执行率达100%。核发《排污许可证》48个,对辖区内14家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辐射安全许可证》证前申领核查。
二是聚焦重点,当好项目建设“协调员”。对新开工项目、能源保供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园区规划环评等重大项目提前介入,实行“全过程、全链条”管理。积极协调市级相关部门,以召开帮扶会形式搭建市、县、企业三方沟通平台,同时建立健全“一对一”推进机制,以“专人-专班-专项”模式开展常态化沟通联络,梳理解决项目环评办理过程中的政策障碍和问题症结,主动沟通协调100余次,召开现场帮扶会15次,保障寻甸38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完成环评审批或备案工作,促进项目落地,审批服务到位率达100%。
三是筑牢防线,当好生态环境“保洁员”。2023年共受理各类生态环境投诉、举报,问题和建议等170件,坚持结果导向,紧盯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办理规范率和群众满意率,加强现场核查和调度督办,确保“问题解决、群众满意”。全年共出动800余人次开展餐饮油烟、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5次,组织开展医疗机构、煤磷化工、辐射安全、废弃菜叶非法处置监督检查等专项执法行动,每季度对辖区河道(排污口)、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巡查检查,全面排查环境风险隐患,督促环境问题整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全面落实信息公开,公开各类生态环境类政务信息240条。持续强化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督促60家企业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组织重点企业开展3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着力提高辖区企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响应和处置能力。优化信用修复程序,积极主动跟踪企业信用修复需求,帮助已整改到位的29家失信企业完成环保信用修复,打造守信践诺的良好生态环境市场。
四是守正创新,当好刚柔并济“执法员”。以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为契机,将云南省环保督察、昆明市“绿剑行动”与日常执法监管相结合,全面深入排查环境风险隐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88起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同时牢固树立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准确把握柔性执法尺度,将“执法与指导”“监管与服务”“处罚与教育”有机结合,推行免予、减轻、从轻、从重处罚和免予强制“五张清单”,实施行政指导、行政建议等柔性措施,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执法相对人容错纠错空间。今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6件,其中免于处罚案件16件,免予处罚金额494.4万元;减轻处罚案件8件,减轻金额69.25万元;从轻处罚案件7件,从轻处罚金额33.93万元。
(三)强化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
1.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保持“气质”。加强移动源综合防治,督促辖区内165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施编码登记管理。有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氨氧化物协同减排,完成2023年寻甸县大气重点减排目标任务,削减氮氧化物量24.83吨、挥发性有机物量64.15吨。持续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对辖区58家加油站环境达标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对13家挥发性有机物企业、2家温室气体重点排放企业进行排查,针对排查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督促企业完成整改。开展餐饮油烟污染和噪声扰民专项整治行动4次,严厉查处餐饮服务单位未安装或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噪音扰民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针对环境空气质量异常,发出预警、整改4次,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2.统筹协调水污染防治,提升“水质”。一是健全水质监测预警响应机制,每月对全县河流湖库24个地表水监测点定期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情况,密切关注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变化,强化风险管控与防范,对水质超标的河流湖库督促排查、整改共计28次。二是开展入河排污口清查整治。排查出牛栏江(寻甸段)入河排口424个,并结合排口溯源及监测情况依法分类处置,完善3个工业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审批手续,督促6个污水处理站完成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并根据排查报告制定前进河、老河、潘所海及三月三4个流域水质提升方案,全力开展截污整治工作。三是严控工业点源污染。启动牛栏江流域(寻甸段)煤磷化工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督促煤磷化工企业全面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严厉打击涉水违法案件,减轻入河污染负荷。四是大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组织对全县150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开展巡查检查,设施检查覆盖率为82%,持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投资362万元县级财政资金启动羊街镇果马河沿岸及村庄生活污水生态塘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7个生态塘、3个生态湿地,切实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组织签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军令状,安排39万元县级专项资金补助3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助推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全面完成。目前已完成75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44.12%,新增完成8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整治目标。对全县农村黑臭水体开展巡查检查,确保了辖区无农村黑臭水体。
3.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持“土质”。紧盯土壤安全年度目标任务,积极督促、指导辖区内2个“一住两公”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辖区内无污染地块。突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督促4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2家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对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进行整改。推进辖区内4家长江经济带尾矿库问题完成整改并通过县级验收。严格废弃烂菜叶监管,严肃查处9起非法处置废弃菜叶环境违法行为。严格危险废物规范处置管理,督促辖区内7家规模企业进行危废转移报批申请,实行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督促辖区内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处置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五)强化环境基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1.持续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在2022年创建基础上,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高质量建设“五区一城”为目标,补齐短板,按要求完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
2.谋划包装环保项目,补足环保基础短板。树牢“项目建设要解难题”“资金缺口要想办法”的项目建设理念,认真领会中央、省生态环境项目资金投向和政策导向,全面开展2023年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以项目的实施推动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前已进入中央生态环保储备库内项目有3个(“寻甸县7个千吨万人及9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昆明市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清水海保护区-板桥河水库、新田河水库水污染防治项目”、“寻甸县鸡街镇连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拟争取中央生态环保资金9300.78万元。正在谋划包装的项目5个(“寻甸县功山镇功山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牛栏江流域潘所海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昆明市寻甸县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寻甸县甸沙乡连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牛栏江流域(寻甸仁德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拟争取中央生态环保资金16181万元,目前已有4个项目进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系统申请库。
3.强化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一是把握生态环保重大节日契机,依托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环保节日载体,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等主题宣传活动14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9800余份、环保袋8500余个、宣传围裙4700余个,现场受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咨询350余人次,引导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二是坚持“送法入企”,将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与服务企业、企业环保培训、现场执法等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开展4次法治进企业宣传活动。量身定制送法内容,向辖区蔬菜废弃物处置企业、冷库、蔬菜种植公司开展蔬菜废弃物规范化处置管理培训,向新建项目企业发送《建设项目环评手续和排污许可办理指导手册》,真正意义上做到精准送法,覆盖企业300家次。三是组织辖区内70余家重点排污企业开展环保集体提醒谈话,观看生态环境安全教育警示片,强化企业底线思维,全方位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增强企业守法经营、达标排放的行动自觉。
4.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寻甸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寻甸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指标评分细则》。二是强化生态环境目标考核,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将水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落实情况作为相关部门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范围,加快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三是强化成果应用,将“三线一单”确定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与国土空间、行业发展、矿产资源等规划有效衔接,利用“三线一单”数据平台,为36个重大项目提供“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单元符合性查询意见,助推辖区项目建设。四是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按照“环境有价、损害赔偿”的原则,认真筛选甄别生态损害赔偿线索46条,对生态环境部交办的4件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线索开展核查,办理2件生态损害赔偿案件。
5.生态环境能力大幅提升。圆满完成2023年辖区水、气、声、环境质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执法监测等各项监测任务,获取有效监测数据17823个,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撑。环境监测监察能力逐步提升,环境监测站取得资质批复,获取专业资格证60余个,环境执法人员在昆明市执法比武竞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监测监察许可行为逐步规范,年内组织各类执法培训8次,环保行政执法监督质量不断提高,年内无行政诉讼案件败诉、复议案件被撤销情况。争取20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对生态环境监测监察业务用房进行维修加固,加强生态环境硬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县2023年“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要求,精心安排各季度重点工作,1-3季度生态环境局寻甸分局在市、县排名均位列前四。寻甸县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省级评价为“基本稳定”。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着力补齐‘两污’治理短板”,农村污水治理已然成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寻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经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2023年度寻甸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但在研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乡镇调研不深入,治理思路研究不透,治理方式针对性不强,没有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比如简单套用城镇治理模式、拔高治理标准,没有真正做到“一村一策”。二是各部门、属地及群众参与不充分,没有将农村改厕、污水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效衔接,各吹各打,工作合力不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不佳、典型亮点不足。三是按照省、市工作部署,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将面临空前的治理压力。
(二)水环境质量问题。一是挂牌督办事项整改成效不明显。2022年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巡视反馈“寻甸县牛栏江流域潘所海、三月三水库、塘子集镇大沟水环境问题突出”被省生态环境厅挂牌督办。寻甸县高位统筹,认真研究,对照挂牌督办9个重点内容,细化分解19个工作任务,全力推动挂牌督办问题整改。截至目前,整改措施已完成70%,整改时间已过半,但潘所海水质总体评价仍为劣Ⅴ类,消劣工作成效不明显。二是汛期污染治理措施不彻底。2023年汛期,辖区内1个国控断面和5个省控断面虽稳定达标,但10月以来随着三月三水库泄洪,汛期污染趋势逐步显现,国控河口断面连续多日总磷超标,省控前进河哦嘎和七星桥断面10月水质监测结果超标。
(三)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问题。2023年以来寻甸县谋划包装多个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但目前都停留在项目申报阶段。此类项目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资金来源单一,又因前期投入大,地方配套资金难,仅仅在开展前期包装工作,尚未进行实质性的建设。在建设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又存在见效慢、公益性强、经营性弱、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较难实现项目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生态治理项目推进成效不明显。
四、下步工作
(一)持续推进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一是持续提高整改标准要求,健全完善整改机制。在抓好本单位牵头整改事项同时,充分发挥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强化全县整改工作部署、协调、调度、督促、检查,全面推动各项问题整改,为迎接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做好准备。二是持续推进省委巡视反馈的挂牌督办环境问题整改。紧盯挂牌督办整改目标,变压力为动力,变挂牌为机遇,持续推进各项整改措施,力争2024年底前完成潘所海、三月三和塘子集镇污水沟流域水环境消劣任务,确保如期实现“摘牌”目标。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寻甸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会同县级相关部门深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抓好固体废物风险防控,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确保纳入市级考核的国控和省控、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力争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稳中有升,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 100%,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确保到2024年底寻甸县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低于60%,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及以上。
(三)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以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更加务实管用的措施,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障和服务,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形成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的工作格局,守护寻甸县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