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城乡绿化美化十年规划(2022—2031年)》的政策解读
2024年9月4日,寻甸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寻甸县城乡绿化美化十年规划(2021-2031)》(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各级各部门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执行,现就《规划》作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生态、美学、人文、经济和生活等要素,着力推进乡土树种、乡土元素、乡土景观、乡土文化进城乡、进廊道、进景区,推进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改善,建立完备的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
绿美云南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云南城乡绿化美化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化省情内涵认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具体行动,是美丽中国在云南的创新实践。2022年2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的部署,旨在通过三年行动、十年努力,改善和美化城乡人居环境,并于2022年7月印发《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本规划根据《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导则》《昆明市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一2024年)》及省级重点领域绿美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绿美寻甸建设实际编制。
二、制定依据
1.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
2.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导则
3.昆明市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4.昆明市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一2024年)
5.其他省级重点领域绿美专项行动方案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瞄准达到绿美云南新标杆建设目标,着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持续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不断强化寻甸生态资源特色,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现城乡绿化美化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人居、旅居度假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补齐短板,扩展和提升乡土树种、乡土元素、乡土景观、乡土文化在绿美寻甸建设中的应用,不断提升寻甸生态花园的颜值和美誉度。
(三)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寻甸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资源禀赋、城乡绿化美化基础,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确定建设任务,走科学、生态、节俭绿化美化之路。
(四)坚持地域特色。尊重寻甸城乡自然山水格局和山林草地资源空间分布,以凸显山林草地景观和山林草地文化为主题,衔接融合地域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元素,全方位打造极富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绿美寻甸新风貌。
四、目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寻甸县一直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寻甸、美丽寻甸,统筹推进绿美城市、绿美乡镇、绿美乡村、绿美景区、绿美河湖、绿美交通、绿美校园、绿美园区建设,通过城乡增绿扩美,让寻甸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人更富,擦亮美丽寻甸颜值,提升绿美寻甸美誉度。
五、目标任务
绿美寻甸建设以增绿提质为主线,通过十年规划、三年行动,着力构建和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和山水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绿地系统格局日趋优化,城市绿地总量明显提高,公共空间品质大幅提升,城市特色逐步彰显,城市区域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加速融合,打造和推选一批生态丰美、环境优美、城市谐美、人文醇美、建筑韵美、生活恬美、社区和美的绿美城市和绿美社区。
通过有效实施绿美城市建设,力争在规划期内每年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1公顷以上,县城绿地率达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5%以上,提升改造综合公园1个,新建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15个,林荫路推广率大于70%,县城万人拥有绿道长度1公里以上,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化美化建设目标。
六、主要内容
《规划》由绿美寻甸建设规划总则、绿色空间增量、美丽品质提升、绿美福祉增进、保障措施五大章节构成,其中包含26个小节对规划内容进行细化。
(一)绿美寻甸建设规划总则。具体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总体布局、建设目标、构建理论五方面阐述寻甸绿化美化发展基础及各阶段建设目标,打造寻甸苍翠、多样、缤纷之美。
(二)绿色空间增量。具体从寻甸绿美建设的绿美城市、绿美乡镇、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园区、绿美景区八个专项细化了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并以各专项具体项目支撑绿美寻甸建设,增绿色更增生态底色。
(三)美丽品质提升。美丽品质提升工程由植物美、色彩美、结构美、季相美、壮丽美和特色美等指标构成,指标根据绿地美一般规律构建,提出实践建议,融入美丽元素,共同建构寻甸特色美。
(四)绿美福祉增进。绿美福祉增进工程由绿美体验、绿美文化和绿美产业指标支撑,主要反映绿美寻甸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绿美为民的建设理念。绿美福祉中将生态文明传播、双碳目标等充分融合,体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云南发展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五)保障措施。从政策要素保障、组织保障、科技保障、公众参与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绿美寻甸建设保障具体措施,形成常态化、动态化、可运用总结经验、全民参与的绿美寻甸建设新格局。
七、涉及范围
寻甸县全域范围内
八、执行标准
1.《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 37342-2019);
2.《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163-2018);
4.《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
5.《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15);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8.《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9.《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
1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11.《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17);
12.《防护林体系规划技术规程》(LY/T 2827-2017);
13.《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28582-2020);
1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1997);
1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
16.《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1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18.《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DG/TJ 08-2058-2017);
19.《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96-2018);
20.《乡村绿化技术规程》(LY/T 2645-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