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2024年昆明市地方特色(肉牛收入)保险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目 录
摘要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
(二)项目立项依据
(三)项目实施内容
(四)项目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
(五)项目的组织及管理
(六)项目绩效目标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评价的目的和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等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五)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三、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二)绩效分析
四、项目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二)存在的问题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附件
附件1.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附件2.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附件3.工作底稿
附件4.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调查问卷(受益人群)
附件5.项目支出决算表
根据《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县本级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及寻财绩[2025]1号文件要求,我局对“昆明市地方特色(肉牛收入)保险”项目管理、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了绩效自评,现将评价情况报告以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
为确保农民不因灾致贫、灾后能够迅速恢复生产生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努力创新推动昆明市地方农业保险工作,帮助广大农户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增强农业抗风险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结合寻甸县肉牛产业产业被评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的工作需要,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因地制宜、试点先行”为原则,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昆明市2023年起新增开展肉牛养殖收入保险等三个品种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工作,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的开展,有力的保障了寻甸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了全县肉牛养殖户的稳定收入,建立健全肉牛养殖业风险转移分散和保障机制,保障了自然灾害、疫病等因素对肉牛产业发展造成的损失影响,稳定畜牧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转型升级。
(二)项目立项依据
根据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昆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 2023年昆明市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新增险种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昆农通〔2023〕117 号)、云南省政府采购(委托采购)合同书(合同编号:4530100HT202301021)(昆明市2023年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承保合同书)。
(三)项目实施情况
为实施好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工作,推动我县肉牛产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肉牛产业保险实际情况,我局组织实施了寻甸县2023年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2023年昆明市新增寻甸县肉牛收入保险试点,投保人、被保险人是寻甸县行政区域内有意愿投保的所有养殖户。保险金额最高15000.00元/头、保险价格30.00元/公斤、约定单牛平均重量500公斤/头、保险费450.00元/头(其中养殖户自交20%,即90元/头,政府补贴80%,即360元/头)、保险费率3.0%、保险期限为每个保险合同的保险期限为一年,次年重新签订保险合同,2023年度寻甸肉牛收入保险保险期限为2023年11月15日-2024年11月14日。保险责任是在保险期间内,因肉牛价格下跌或目标死亡导致肉牛的销售收入低于保险合同约定的预期收益(单位保险金额)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本项目按照政府采购方式操作,项目采购方为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中标方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投保情况:
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投保农户14316户,投保肉牛60135头,保险费 2706.08 万元。
2、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理赔情况:
(1)死亡赔偿:保期内(2023年11月15日-2024年11月14日),我县共发生肉牛意外死亡案件4123件,保险公司理赔资金 4333.64 万元。
(2)价格赔偿:保期内(2023年11月15日-2024年11月14日),投保肉牛共出栏10211头,总重510.55万公斤,每公斤赔偿价格为3元,总计赔偿金额1531.65万元。
承保机构共赔偿投保肉牛养殖户5865.29万元,占总保费的216.74%。
(四)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根据昆农通〔2023〕117 号文件,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保险费450元/头,省级财政补贴50%,市级财政补贴27%,县级财政补贴3%,养殖户承担20%。2023年寻甸县肉牛收入保险试点投保农户14316户、投保肉牛60135头,保险费 2706.08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1353.04万元,市级财政补贴730.6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81.18万元、养殖户自交541.22万元)。
(五)组织及管理情况
1、为顺利推进肉牛收入保险工作开展,建肉牛收入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发改、审计、乡村振兴、统计、监管办、保险公司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肉牛收入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局农村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做顺收入保险工作。
2、各乡镇(街道)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乡镇(街道)畜牧科负责人、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肉牛收入保险协调工作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畜牧科,由畜牧科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推进、宣传引导,协助承保机构完成保险标的调查、投保标的耳标佩戴、投保信息收集、收取养殖户自缴部分保费。协助承保机构完成查勘、定损、理赔等工作。
(六)绩效目标
1.计划目标
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计划投保肉牛60000头。计划保费总额2700万元,省级财政补贴50%,1350万元;市级财政补贴27%,729万元;县级财政补贴3%,81万元;养殖户自交20%,540万元。
2.完成目标
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完成投保肉牛60135头,完成计划目标100.22%。保费总额2706.08 万元,省级财政补贴50%、1353.04万元,市级财政补贴27%、730.64万元,县级财政补贴3%、81.18万元,农户自交20%、541.22万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接到上级通知,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及时安排负责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工作的畜牧站作为主办单位负责此事,要求局计财科全力配合好畜牧站做好相关工作,同时联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寻甸支公司,及时将相关文件送至,县农业农村局安排专人整理好寻甸县2023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等相关档案材料,撰写绩效自评报告,迎接上级检查。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包括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等原则。
2.绩效评价方法
包括指标评价、数据采集和社会调查中所采用的方法。采取书面评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书面评价主要依据被评价单位提供自评书面材料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自评书面材料和实地考察情况,按评价程序由评价机构出具评价报告。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
(1)接受委托,确定评价组。
(2)培训审计评价组成员。
2.组织实施
(1)实施前期调研工作,听取相关人员情况介绍,充分了解评价项目有关情况。
(2)收集查阅与评价项目有关的政策及相关资料。
(3)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和收据到的资料,并结合实地调研,制定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4)现场评价:评价人员到项目现场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账册、收集资料、现场勘察、专家评审、社会问卷调查、座谈、询查、复核、抽查、测试、回访等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对所掌握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提出评价意见。
3.分析评价
(1)根据项目预期绩效目标设定情况,审查有关对应的业务资料。
(2)根据项目预算安排情况,审查有关对应的收支财务资料。
(3)根据业务资料、财务资料、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对项目的完成程度、执行效益或质量做出评判。
(4)在现场评价的基础上,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通过分析相关评价资料,对项目绩效情况进行综合性评判并利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打分。
(5)形成绩效评价工作底稿。
(6)形成评价结论并撰写评价报告。
(五)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由于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人员均为我局领导及工作人员,不具有专业的绩效评价经验,且评价依据资料有限,时间紧迫,故本绩效评价报告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出具了《寻甸县2023年度开幕式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根据该报告,项目财政支出的管理、使用及效益情况绩效自评综合得分为95分,自评结果为“优”。
(二)具体绩效分析
我局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详见附件2: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为顺利推进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工作开展,组织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发改、审计、统计、保险公司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肉牛收入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收入保险工作。同时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镇(街道)畜牧科负责人、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肉牛收入保险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畜牧科,由畜牧科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宣传引导、推进工作,配合承保机构完成保险标的调查、投保标的耳标佩戴、投保信息收集、收取养殖户自缴部分保费。协助承保机构完成查勘、定损、理赔等工作。
二是保障措施有力。在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20万元,用于死亡牛只无害化处理,协调无害化处理机构,对死亡牛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养殖户积极投保。通过工作组积极宣传、耐心细致讲解肉牛收入保险政策,让广大肉牛养殖户对肉牛收入保险政策优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投保过程中积极投保。
四是基层畜牧兽医科技人员思想意识到位。在整个肉牛收入保险投保过程中,基层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起早贪黑、早出晚归、不顾个人安危,拿着最低的补助,干着较脏、较累、较危险的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超额完成下达任务。
五是承包机构尽职尽责。在整个肉牛收入保险项目实施期间,承保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前期认真做好信息录入,准确出具保险凭证;启保后,及时准确为出险养殖户进行现场查勘定损,快速立案、及时赔付,有力保障了广大肉牛养殖户出险时收入(收益)不受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难度较大。上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提前报计划,并根据上报计划下达任务和资金,由于肉牛收入保险涉及千家万户,更涉及财政补助资金,再加上近年肉牛价格波动较大等多重因素,导致任务计划和实际差距很大。建议上级部门考虑到基层工作实际的困难,在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给与适当的浮动。
二是保障措施不健全。寻甸县属于脱贫县、现在正处于巩固阶段,财政紧张,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对死亡牛只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户在牛只死亡时只能是深埋处理,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养殖户的成本又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建议上级部门每年核拨相应的无害化处理资金。
三是意识不高。养殖户在保险期间内,受肉牛价格影响,没有加强饲养管理,导致死亡牛只超出正常死亡比例。还有极少数养殖户,人为把牛只放死,或者是用没有投保的死亡肉牛来冒充投保肉牛报案。建议承保机构做到精准投保、精准识别,避免出险理赔的时候扯皮。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1.建议上级把肉牛保险纳入中央政策性保险范围,从而使项目资金得到保障,政策得到连续,项目不至时有时无。
2.鉴于肉牛收入保险涉及千家万户,投保不确定因素很多,有时达不到预计目标,有时会超出预计目标很多,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考虑到农村工作的实际困难,按实际完成的投保数量核拨资金。
3.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工作:保险公司要加强与政府、农业、财政的沟通协调,完善通报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进工作。特别是理赔通报,寻甸目前主要是实行月报制,定损以后,每月由保险公司向农业农村局办通报理赔进展情况。
4.对农户投保信息进行核实:在承保工作时对农户承保基本信息进行反复核实,确保承保信息准确性。
5.做好前期工作调研,科学、合理、准确编制绩效目标。
附件1:
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1.经济性分析
(1)经济性:项目实施按市级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支出资金没有超过批复方案概算。
(2)效率性:本项目开始时间为2023年11月15日,完成时间2024年11月14日,按照实际发生的肉牛保险投保及理赔情况,项目实施单位积极及时组织实施项目,认真完成项目任务和支出项目资金。
(3)有效性:通过项目实施,确保了受灾养殖户不会因灾减收,灾后能迅速恢复生产,有效的化解了广大养殖户在常规肉牛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进一步摸清了寻甸肉牛养殖业的家底。
2.效益性分析
(1)社会效益
保障了全县肉牛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优化养殖业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保障了寻甸县及昆明市牛肉供给。肉牛投保数量达60135头,占全县存栏肉牛的30.37%。
(2)经济效益
通过该项目实施,有力的保证了肉牛养殖户生产发展,项目共投入保费2706.08万元,保期内,为辖区内投保并出险的肉牛养殖户减少直接经济损失5865.29万元,占投入保费的216.74%,有效的保障了我县肉牛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社会公众满意度
通过对项目收益对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服务对象对寻甸县2023年度昆明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肉牛收入)保险项目开展情况比较满意,满意度在95%以上。
3.可持续性分析
建立健全农业风险转移分散和保障机制,减少自然灾害、疫病等因素对肉牛业发展的冲击,稳定畜牧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转型升级。
附件2: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四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指标解释 | 评分标准 | 数据来源 | |||
A.项目决策(20%) | A1.项目立项(8%) | A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适应性 | A1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匹配性 | 1 | 1 | 考察项目与部门中长期目标是否匹配 | 匹配,得满分;不匹配,不得分 | 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 | |||
A12.立项依据充分性 | A121.与县政府相关规划、决策匹配性 | 2 | 2 | 考察项目是否符合县政府相关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 | 符合,得满分;不符合,不得分。 | 县政府相关规划、决策、批复 | |||||
A122.与部门职责适应性 | 1 | 1 | 考察项目是否与部门职责密切相关。 | 是,得满分;否,不得分。 | 部门职责文件 | ||||||
A13.项目立项规范性 | A131.前期调研情况 | 2 | 2 | 考察项目立项是否经过前期调研。 | 是,得满分;否,不得分。 | 调研报告 | |||||
A132.立项程序规范性 | 2 | 2 | 考察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 是,得满分;否,不得分。 | 立项申请、批复文件 | ||||||
A2.项目目标(12%) | A21.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 A211.绩效目标相关性 | 2 | 2 | 考察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与事业发展规划相关。 | 是,得满分;否,不得分。 | 绩效目标申报表、部门规划、年度工作目标 | ||||
A212.绩效目标完整性 | 2 | 2 | 考察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完整地反应预期产出和效果 | 是,得满分;否,不得分。 | 绩效目标申报表、年度工作目标、立项申请、批复文件 | ||||||
A213.目标与预算的匹配性 | 2 | 2 | 考察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与年度预算相匹配。 | 是,得满分;否,不得分。 | 绩效目标申报表、立项申请、批复文件 | ||||||
A22.绩效指标设定的明确性 | A221.指标细化分解情况 | 3 | 3 | 考察是否将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清晰、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 是,得满分;否,不得分。 | 绩效目标申报表、立项申请、批复文件 | |||||
A222.指标与目标的匹配性 | 3 | 3 | 考察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与年度工作任务相对应。 | 是,得满分;否,不得分。 | 绩效目标申报表、年度工作任务 | ||||||
B.项目管理(20%) | B1.投入管理(4%) | B11.预算编制合理性 | 1 | 1 | 考察预算编制是否充分、合理的预计项目支出并完整反应 | 合理得满分;存在一项不合理,扣0.5分,扣完为止 | 预算分析、预算批复 | ||||
B12.预算调整规范性 | 1 | 1 | 考察存在预算调整时是否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调整程序。 | 规范,得满分;部分规范,扣0.5分;不规范,不得分。 | 预算调整文件 | ||||||
B13.预算执行率 | 2 | 2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预算执行率95%以上,得满分;低于95%,每下降1%扣权重的1%;预算执行率60%以下,不计分。 | 绩效目标申报表、支付指令、合同、财务凭证 | ||||||
B2.财务管理(6%) | B21.资金使用情况 | 2 | 2 | 考察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批复的用途,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 合规,得满分;存在一项不合规,扣1分,扣完为止。 | 绩效目标申报表、支付指令,合同、财务凭证 | |||||
B22.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 | 1 | 1 | 考察项目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有效。 | a.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 b.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是否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c.是否存在需要完善的风险控制环节。 符合所有条件,得满分; 一项不符合,扣0.5分,扣完为止。 | 财务管理制度 | ||||||
B23.财务监控有效性 | B231.资金拨付程序完整性 | 1 | 1 | 考察资金拨付是否具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规定。 | 资金拨付申请、审批手续完整,得满分;存在一例手续不完整,不得分。 | 支付申请单、支付指令 | |||||
B232财务制度执行有效性 | 2 | 2 | 考察是否存在违反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 | 不存在,得满分;存在1例,不得分。 | 财务管理制度、访谈、会计凭证 | ||||||
B3.项目实施(10%) | B31.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 | B31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健全性 | 1 | 1 | 项目实施单位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制订的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和有效。 | 制订相关制度或采取措施,得满分;制度不完善或者措施不明确,得权重的60%;没有相关制度或措施,不得分。 | 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访谈、现场调查 | ||||
B312.管理方监管措施健全性 | 1 | 1 | 考察项目主管部门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采取的监管措施是否明确,是否存在需要完善的风险控制环节。 | 监管措施明确、完善,得满分;每存在一项需要完善的风险控制点,扣权重的30%,扣完为止。 | 管理制度、访谈、现场调查 | ||||||
B32.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 | B32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1 | 1 | 考察项目实施单位制订的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 | 有效执行,得满分;部分执行,得权重的60%;未执行,不得分。 | 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现场调查 | |||||
B322.监管措施执行情况 | 1 | 1 | 项目主管部门所制订的监管措施是否有效执行。 | 有效执行,得满分;部分执行,得权重的60%;未执行,不得分。 | 管理制度、现场调查 | ||||||
B323.合同执行情况 | 2 | 2 | 考察与项目相关的合同是否有效执行。 | 有效执行,得满分;部分执行,得权重的60%;未执行,不得分。 | 合同、现场调查 | ||||||
B324.台账记录规范性 | 2 | 2 | 考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台账记录是否完整,并符合要求。 | 规范,得满分;部分规范,得权重的60%;不规范,不得分。 | 台账记录 | ||||||
B33.政府采购规范性 | B331.采购方式合规性 | 1 | 1 | 考察采购方式是否符合中央、省、市、县的相关要求。 | 符合相关要求,得满分;一项不符合,不得分。 | 政府采购相关材料 | |||||
B332.采购流程规范性 | 1 | 1 | 考察采购流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 符合相关要求,得满分;一项不符合,不得分。 | 政府采购相关材料 | ||||||
C.项目绩效(60%) | C1.项目产出(30%) | C11.理赔完成情况 | C111.理赔兑现率 | 20 | 17 | 考察承保机构是否及时足额理赔。理赔结案率=已结案件数量/已报案件数量*0.5+已结案件金额/已报案件金额*0.5。 | 承保机构在规定时点理赔结案率100%(20分)、90%(含)至100%(17分)、80%(含)至90%(14分)、70%(含)至80%(11分)、60%(含)至70%(9分)、60%以下(6分)。 | 理赔资金数量、理赔案件数量、理赔结案数量、理赔台账 | |||
C112.杠杆效应 | 5 | 5 | 考察以保险保障金额和各级财政投入相比,说明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 与其他财政补贴方式相比,运用保费补贴方式支持“三农”,资金放大效应十分明显(5分)、比较明显(3分)、不够明显(1分)。 | “杠杆效应”为招投标确认,自动满分 | ||||||
C113.保险保障水平 | 5 | 4 | 考察农业保险总保额增幅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幅的程度。 | 超过10%(5分)、8%(含)至10%(4分)、6%(含)至8%(3分)、4%(含)至6%(2分)、2%(含)至4%(1分)、2%以下(0分) | 计算 | ||||||
C2.项目效益(30%) | C21.社会效益 | C211.农户受益度 | 10 | 10 | 考察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使农户受益的程度。 | 出险后,农户获得的赔款总金额为受灾农户自缴保费金额的8倍(含)以上(10分)、6倍(含)至8倍(8分)、4倍(含)至6倍(6分)、2倍(含)至4倍(4分)、1倍(含)至2倍(2分),赔款总金额低于农户自缴保费金额(0分)。 | 计算 | ||||
C22.减少灾害损失 | C221.损失补偿率 | 5 | 5 | 抽取一定数量不同受灾程度农户为样本,以样本农户保险赔款与成本损失之比,反映受灾农户成本损失补偿情况。损失补偿率=农户保险赔款金额/生产成本损失*100%。 | 受灾农户生产成本损失补偿率90%(含)以上(5分)、80%(含)至90%(4分)、70%(含)至80%(3分)、60%(含)至70%(2分)、50%(含)至60%(1分)、50%以下(0分)。 | 计算 | |||||
C23.促进生产集约化 | C231.户均投保数量变化情况 | 5 | 4 | 考察户均投保数量变化情况。 | 户均投保数量同比提高3%及以上(5分)、2%及以上(4分)、1%及以上(3分)、1%以下(2分)。 | 计算过程 | |||||
C24.农户 满意度 | C241.政策知晓率 | 5 | 5 | 随机抽取不少于100户农户,调查其对农业保险政策的知晓度。知晓率=知晓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 知晓率90%(含)以上(5分)、70%(含)至90%(4分)、50%(含)至70%(3分)、20%(含)至50%(2分)、20%以下(1分)。 | 计算 | |||||
C242.满意率 | 5 | 5 | 随机抽取不少于100户农户(其中投保未出险农户、投保出险农户各占50%),调查其对农业保险服务是否满意。满意率=满意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 满意率90%(含)以上(5分)、70%(含)至90%(4分)、50%(含)至70%(3分)、20%(含)至50%(2分)、20%以下(1分)。 | 计算 | ||||||
合计 | 100% | 100分 | 95 |
附件3:工作底稿
工作底稿
A11“部门战略规划目标的明确性与合理性”评价底稿 | |
项目名称:寻甸县地方特色(肉牛收入)保险项目 | |
评价机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自评领导小组 | |
指标解释 | 按照《附件2: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中的“指标解释”进行整体预算绩效自评。 |
指标权重 | 指标权重100分 |
指标权重设定的依据、理由:参考附件2 | |
评价标准 | 指标标杆值:参考附件2 |
指标标杆值依据:参考附件2 | |
指标评分细则:参考附件2 | |
数据来源及取数方式 | 通过评价小组自评的方式,按照附件2的要求,整理好各个项目的基础工作台账,为绩效自评做好评价资料的数据来源,通过绩效自评所需的考评数据指标进行取数,为项目预算绩效自评工作作出公平、公正、有效的自评。 |
评价结果 | 寻甸县肉牛收入保险试点项目支出情况良好,目标责任基本完成。根据指标评价体系,本次绩效考核得分95分,评价结果为“优”。 |
指标得分:95分 |
附件4.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调查问卷(受益人群)
发放问卷:10份,收回问卷10份,有效问卷:10份
序号 | 问题内容 | 选项内容 | 标准分值 | 问卷数 |
1 | 您认为该项目在深入调查研究情况方面做的如何? | A.经常到基层调研 | 10 | 10 |
B.偶尔到基层调研 | 5 | 0 | ||
C.从不到基层调研 | 0 | 0 | ||
2 | 您是否了解该项目收集群众意见的相关渠道? | A.多渠道反映 | 10 | 9 |
B.单一渠道反映 | 5 | 1 | ||
C.无渠道反映 | 0 | 0 | ||
3 | 您向该部门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反馈? | A.及时得到反馈 | 10 | 10 |
B.反馈但不及时 | 5 | 0 | ||
C.未反馈 | 0 | 0 | ||
4 | 您认为该部门在廉洁从政方面做的如何? | A.较好 | 10 | 10 |
B.一般 | 5 | 0 | ||
C.差 | 0 | 0 | ||
5 | 您认为该部门办事程序是否合理? | A.程序比较合理 | 10 | 10 |
B.程序基本合理 | 5 | 0 | ||
C.程序复杂 | 0 | 0 | ||
6 | 您认为该部门办理事务是否方便? | A.方便,高效 | 10 | 10 |
B.方便,效率一般 | 5 | 0 | ||
C.不方便,效率低 | 0 | 0 | ||
7 | 您认为该部门在养殖业保险投保理赔工作中做的如何? | A.较好 | 10 | 9 |
B.一般 | 5 | 1 | ||
C.差 | 0 | 0 | ||
8 | 您对该部门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是否满意? | A.非常满意 | 10 | 9 |
B.基本满意 | 5 | 1 | ||
C.不满意 | 0 | 0 | ||
9 | 您对部门在信息公开方面(如项目办事程序、财务等方面)的评价如何? | A.非常满意 | 10 | 9 |
B.基本满意 | 5 | 5 | ||
C.不满意 | 0 | 0 | ||
10 | 您对该部门工作现状的总体评价? | A.非常满意 | 10 | 8 |
C.基本满意 | 5 | 2 | ||
D.不满意 | 0 | 0 | ||
问卷总分 | 970 | |||
有效问卷份数 | 10 | |||
问卷综合得分 | 97 |
附件5.项目支出决算表